□王志華
“好習慣,益終生”,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家長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盡可能地為孩子提供高質量陪伴,陪伴孩子順利度過小學生活。
優秀的孩子都是“陪”出來的,幸福的孩子都是“伴”出來的。真正優質的陪伴,不在于時間的長短,而在于陪伴的質量。陪伴孩子要“用心”,而不是“用力”。用心關注,用心傾聽,用心幫助,只有父母用心了,才能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要打擊孩子,不要一味指責,要給予尊重與信任。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注意措辭和態度,講明道理,切忌發火、給孩子貼標簽。有些道理我們都懂,但孩子未必懂,所以要花更多的耐心來教育孩子。
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相信孩子自我成長的能力,給予他們犯錯的機會,過度的“監控”會讓孩子失去自我發展的機會,漸漸讓他們形成依賴。我們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找到最合適的成長道路。
好習慣決定好成績,教育孩子,先抓習慣,再談成績。父母要鼓勵孩子養成下面4個習慣: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閱讀不僅僅是為了考出好成績,更是從閱讀中體會人生。讓孩子愛上閱讀,父母在家為孩子創造閱讀環境很重要,可以為孩子置辦一個小書柜,選擇他的年齡段必須閱讀的和他感興趣的書籍。合理利用家里的其他地方,書桌、沙發、洗手間都可以放置書本或雜志。讓閱讀無處不在,讓孩子能隨時隨地閱讀。陪孩子讀書,不僅能增進親子關系,還能讓孩子對閱讀產生更大的興趣。讀完書,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講給大人聽,孩子講故事不僅鍛煉了他們的思維,還是對讀書成果的一種肯定。
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體驗學習的快樂,并幫助孩子制定切實的學習目標,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激發孩子的主觀能動性。盡可能地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為孩子做好榜樣示范,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培養孩子自立的習慣。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學習忙,學習累,舍不得孩子做家務。事事包辦會讓孩子喪失自力更生的能力。父母要適當放手,讓孩子參與家務,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讓孩子在家務中體會到生活不易與生活的樂趣,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每個孩子都蘊藏著無限的可能。我們要努力幫助每個孩子將與眾不同的潛力激發出來,幫助他們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作者系德城區第二實驗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