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訪專家:市第二人民醫院精神二科主任、主任醫師、國家高級心理咨詢師李秀華
有調查表明,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心理處于不健康或亞健康狀態的學生約占50%。就目前的現狀看,大學生的精神問題主要表現在自閉、抑郁、焦慮、偏執、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學生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調適和解決。
大三學生壓力大心理問題引關注
陳亮(化名)是德州學院一名大三的學生,雖然事比較多,但他做什么都沒精神,而且總是悶悶不樂,睡不好覺,還吃不下飯。陳亮的舍友意識他可能出現了心理問題,便帶他來到了市第二人民醫院。經過一系列的檢查,陳亮被診斷為患上了輕微的抑郁癥。
市第二人民醫院精神二科主任、主任醫師李秀華說,從接診的患者來看,像陳亮一樣出現心理問題的大三學生有很多。這個階段,無論是學業、工作還是個人情感,都到了一些人生選擇的關口,大學人際關系中的一些問題也開始顯露。面臨找工作、考研的壓力、處理男女朋友的關系等問題,很多人無法自己排解心中的壓力,時間久了就容易出現抑郁、焦慮、自閉。
心態平和很重要降低就業、考學期望值
李秀華為陳亮實施了腦電生物反饋治療法,通過把陳亮的腦電波反映到電子屏上,用視覺圖形或是聽覺形式,讓他知道自己當下的精神狀態。其目的就是讓人放松下來,在這過程中學會自我調節,從而調整精神狀態,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同時,醫生也可以借此分析大腦神經的活動狀態,對患者心理障礙進行干預和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和心理治療,陳亮的抑郁癥被治好了。
“若是出現煩躁不安、愛發脾氣、做事無精打采、睡不好覺等癥狀,大學生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出現問題及早診斷、治療,以免發展為嚴重的精神疾病。 ”李秀華提醒,大學生們可以定期到心理咨詢室進行心理體檢,解開心中的困惑,將心理疾病遏制在萌芽中。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大學生要學會自我調節和合理宣泄,或是求助于家人和朋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更要放平心態,對工作、薪資要求不能太高,以避免進入社會后產生落差感。□本報記者 滕璐 本報通訊員 任天瑜 王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