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綠波帶”建設顯成效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孫良玉通訊員楊紅省)
如今在德州東風路、東方紅路、大學路、長河大道等路段,你會發現綠燈一個接著一個,車輛行駛更順暢了。原來,這都是交通信號配時優化“綠波”給大家帶來的實實在在的便利。3月30日,記者從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獲悉,去年以來,德州交警聚焦城市交通擁堵突出問題,統籌施策、多元共治、爭分奪秒,全面推進交通信號配時精細化、智能化,實現16條道路163處交叉口綠波協調控制。
德州交警通過視頻監控、實地踏查等方式,開展市區路口運行狀態跟蹤調研,分析查找市區信號配時不合理的路口,研究制定控制目標與策略,科學設計信號控制參數,研究制定信號調優方案并跟蹤修正,保障單點運行順暢。自去年以來,累計完成170處點位1033頻次的信號配時優化工作,路口排隊長度平均減少18.53%,交通延誤平均下降9.65%。通過實地勘察、無人機航拍、分析事故數據,開展無信號燈路口增設信號燈可行性分析,及時增設信號燈,消除安全隱患。為回應民意訴求,他們有針對性地開展擁堵路口、路段實地調研,對于存在問題、需求合理點位進行優化調整,對于不具備調整條件點位說明緣由,給出明確答復。
警方通過子區科學劃分、周期精密計算、放行方式靈活調整、綠燈時間精細調控,應用可靠綠波、可靠小波、安全綠波控制等技術,先后完成東風路轉尚德十一路、東方紅路、大學路、長河大道、解放大道等16條道路163處交叉口協調優化工作,并通過浮動車現場巡檢的模式定期對效果進行跟蹤巡檢調優,全面提升干線協調覆蓋率,降低停車延誤。據實際測試數據顯示,停車次數較優化前平均下降65.27%,市區交通出行環境進一步改善,整體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記者了解到,德州交警堅持精準治堵,保障重點路段通暢。他們及時掌握城區封閉施工路段情況,及時優化調整信號燈配時方案,嚴防長距離壓車。去年以來,累計完成施工路段28處交叉口140次配時優化,高峰擁堵時長平均縮短15分鐘。同時,針對學校周邊擁堵問題,通過視頻監控、實地調研、無人機航拍等方式獲取學校周邊路網交通數據,并在綜合分析交通流特性的基礎上,采取短距離路口聯動、截流控倉等措施對城區58處交叉口進行定向優化。
交警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即使遇到上下班高峰期,以優化設置的平均速度行駛,車輛仍可以實現多個路口綠燈通行。如果遇到機動車隨意變線、亂停車、行人亂穿馬路等因素干擾,打破了當前綠波通行效果,請市民不要擔心,遇到紅燈停車等待下一個周期即可重新進入“綠波帶”。
■名詞解釋
“綠波帶”是智能交通管理中的一個專業名詞。在指定交通道路上,根據該路段的車流量、路況設置好車速后,再綜合路段間的距離等因素,把車流所經過的各路口綠燈起始時間作相應調整,以確保車輛行駛到達每個路口時,正好遇到綠燈。通俗理解,通過智能交通燈信號控制,設計好紅綠燈的啟亮時間順序,按規定速度行駛的車輛通過路口時就會一直是綠燈,以此提升出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