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因硬件條件和資金所限
德州晚報全媒體見習記者鄭華娟
開車駛入地下車庫后,手機信號逐漸消失,最后連電話都撥不出,如果遇到急事,很是不便。相信這樣的情況,很多居民都遇到過,相比于信號滿格的商場地下車庫,我市小區地下車庫的網絡覆蓋情況不盡如人意。近日,記者走訪城區多個小區了解到,技術早已不是制約通訊信號覆蓋不到位的原因,硬件條件和資金才是問題的關鍵。
6月23日,記者走訪萬達、澳德樂等商場以及帝景城家園、龍元世紀廣場、沙王社區、華嬉盛世等小區發現,地下車庫沒有信號的情況普遍存在,業主對此也頗為不滿。
家住沙王社區的張女士曾因為地下車庫沒信號差點錯過網約車,還因此與司機發生爭執,“電話打進來,我這邊根本沒顯示,司機師傅以為我故意不接,實際是我在地下車庫,里面沒有信號,電話根本沒有接進來。”
家住帝景城家園的劉先生說,有一次在地下車庫,車輛發生意外狀況,想撥打手機求救,卻發現沒有信號,無奈之下只好跑到外面打電話。
相比于住宅小區,在萬達和澳德樂等商場內,地下車庫的信號則十分正常,和地上無異。
對于居民反映的地下車庫通訊信號覆蓋不到位的問題,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室分業務中心主任崔兆新告訴記者,市區分批次的網絡優化工作一直在進行,但是由于硬件條件及資金等問題制約,真正實施起來困難頗多。
“在實現網絡優化的硬件條件上,需要滿足三點要求。一是具備線纜布防的橋架,二是運營商設備安裝位置即弱電間有空余位置,三是設備具備取電條件。”崔兆新說,與大型商場不同,普通居民住宅區要實現通訊信號全覆蓋,一般是運營商根據市場需求或者用戶訴求來判斷是否投資建設,鐵塔公司在接到運營商的建設需求后,會對現場進行勘察,再進行設計、造價估算、聯合審議等程序。
崔兆新說,但在實際生活中,即使硬件條件全部滿足,資金問題也是阻礙工作推進的一大重要因素。“很多小區在建設之初并沒有考慮地下空間信號問題,所以后期如果要增設系統,就要開拓設備安裝空間、修改電路、購買設備等,這些都需要資金投入,因此無論是開發商還是運營商,對此改善的意愿都不會太強烈。”
據了解,地下車庫無信號的問題在全國各地普遍存在,目前已有省份通過政府牽頭、多個部門開展協作,對移動通信在建筑物室內外協同覆蓋的一體化解決方案進行探索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