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讀終不負韶華,范佳蕾今年高考以615分的成績被南開大學錄取。
當錄取通知書送到她的手上時,范佳蕾的心情不斷起伏于激動和為難之間。即將圓夢大學,她激動的是寒窗苦讀終有回報,為難的是四年學費對于這個農村家庭來說好比天文數字……
“我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范佳蕾家住臨邑縣興隆鎮范家村,母親在幼兒園當臨時教師,收入微薄,一家生計全靠父親范玉祥上工地打工賺錢。夫婦二人日夜勞碌奔波,日子雖不富裕,但簡樸安穩。用范佳蕾的話來說,這也是一種幸福。
2020年春節前后,受新冠疫情影響,范家夫婦失去收入來源,家庭頓時陷入困境。
屋漏偏逢連夜雨。2021年春天,范佳蕾的爺爺被診斷患有癌癥,急需手術,但昂貴的手術費和醫療費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捉襟見肘。
看著父母因過度操勞逐漸花白的頭發,看著他們忙前忙后的身影,自己卻提供不了任何幫助,范佳蕾想過輟學打工,但父母堅決反對,希望她能一直把書念下去。
“輟學打工,我不甘心,我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也要給弟弟做一個好榜樣!”范佳蕾下定決心,一定要用優異的成績搏一個好前程,通過知識的力量,改變家里的現狀,帶家人走出小村莊!
“我不會因貧困而自卑”
“女兒很聰明,也很勤奮,雖然家里沒人能輔導她的功課,但從小到大,孩子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范玉祥說。
本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信念,范佳蕾深知只有不斷地增長知識,完善自己,才能改變命運,她為此而拼命地學習。
生活中,范佳蕾從不攀比,也從不刻意隱瞞自身家庭情況,她始終認為貧困不是絆腳石,而是激勵自己不斷前行的源源動力,“它可以磨練我的意志,促進我的成長,我并不會因貧困而自卑。相反,我很感謝它。”
如今,付出終有回報,她以出色的高考成績給了父母巨大的驚喜:615分的高考成績,高出本科線百余分。很快,南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被郵寄到家中,一家人欣喜萬分,這既是給清苦生活的回報,更是范家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和寄托。
“將來學有所成為國效力”
看著勞作一天后疲憊的父母,想到大學四年的費用,范佳蕾又對未來感到彷徨無助。
范佳蕾粗算了一下:大學四年需要大約五萬元錢,對她來說,這筆錢就好比天文數字一般。
每當深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時,范佳蕾總想著步入大學后,除了學習,還能做些什么減輕父母的壓力。“親戚家的情況我也了解,他們也都不富裕,也不好向親戚借。”女孩的心思最是敏感,她不愿心懷歉疚。
談起未來的規劃,范佳蕾說,她想做一名科研工作者,用自己的力量推動中國科技的發展,“我的力量或許微不足道,但我想盡自己所能,實現自我價值,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報答父母,回報社會,為國效力!”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于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