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張祺媛攝影李琪趙祜昊
黑陶“漆陶兔”、漆畫“祥兔迎春”、金絲彩貼兔年畫框……臨近春節,“兔”自然成了新年文創產品的主打元素。
在董子文化街德州梁子黑陶,工匠師傅正在漆陶器具上描畫著一只栩栩如生的玉兔。漆陶的靈感源于原始的漆畫藝術,將黑陶與漆畫融于一體,具有繪畫和工藝的雙重性,更具有富貴豪華之韻味。
“漆畫對師傅的繪畫功底和耐性要求極高,在盤里繪畫不可二次修改,盤里的玉兔僅繪畫就三四天。”德州梁子黑陶銷售總經理李麗榮說,黑陶制作工藝有選材、慮泥、煉泥、成型、修型、挑沙、壓光、干燥、燒制、出窯和繪畫11步流程,工匠師傅描繪的這款“漆陶兔”寓意在新的一年大展宏“兔”。
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另一款“金絲陶兔”借鑒了傳統景泰藍工藝中的掐絲、點藍等工序,以金屬絲為線條、天然彩石為顏料,最終鑲嵌成兔子圖案。“多種工藝巧妙結合,各種材料互相襯托,使得這只‘兔子’新穎奇特,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藝術特色。”李麗榮說。
在董子文化街德藝齋漆藝坊,市級非遺傳承人姚向東將兔的形象融入漆畫。“首先在漆板上畫出兔子的大體模型,然后再把雞蛋殼和鵝蛋殼按照明暗關系,鑲嵌在漆板表面,最后根據兔子實物的顏色涂抹漆色。”姚向東介紹,漆畫的技法豐富多彩,依據技法不同,漆畫可分成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繪、磨漆等不同品種,這幅“祥兔迎春”屬于嵌漆。
在德州建志剪紙藝術博物館,市級非遺傳承人張建志將傳統剪紙造型與卡通兔形象相結合,創作出多種喜氣洋洋、形態各異的“剪紙兔”。他希望,通過這些“剪紙兔”作品迎接新年,弘揚傳統文化。
在德百物流批發城,省級非遺金絲彩貼傳承人李愛民融合生肖兔和國潮元素,創作出萬年紅卡包、小畫框和布包等多款省級非遺金絲彩貼作品。“小畫框中兔子的金邊用的是凸出來的金線,底色是凹進去的紅色花布,這樣一來色彩對比度較強烈,一凸一凹呈現出立體和逼真的感覺。”李愛民介紹,這款金絲彩貼兔年小畫框是一只奔跑的吉祥兔子,象征著奔向紅火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