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理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1月28日發布《關于調整疫情期間對跨境遠程文憑證書特殊認證規則的公告》(簡稱《公告》),明確對于2023年春季學期(南半球秋季學期)及以后仍采用遠程方式學習(包括新入學和繼續學習的情況)所獲國(境)外文憑證書,中心將不再提供認證服務。確有特殊原因且符合有關規定的,中心將做好個案處理。
在疫情期間,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特殊認證規則,這是為切實保障廣大留學人員的利益,維護教育公平。根據新的疫情防控政策,取消之前的臨時性特殊認證規則,也是出于保障廣大留學生的利益,維護教育公平。出國留學人員要吃透認證規則的精神,要追求獲得貨真價實的教育,而不是去混一張文憑。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已經被國外(境外)大學錄取的出國留學人員難以順利成行,國外(境外)大學也有很多調整為進行在線遠程教育。針對這一情況,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對被迫以在線方式修讀部分或全部課程的出國留學人員,推出了特殊認證規則——認可他們以在線方式所修讀的課程學分與獲得的學位,與接受線下教育“一視同仁”。這一特殊認證規則,充分回應對這部分出國留學人員的關切。
但就是這一特殊認證規則,也排除了對遠程教育項目的認證,而只是對開展線下教育,被迫轉線上的課程教學、學位授予進行認證。有的出國留學人員將其理解為所有跨國(跨境)遠程教育獲得的文憑都得到認證,這是錯誤的。
隨著幾乎所有出國留學目的國都已經開放邊境,國外(境外)大學恢復線下授課,以及我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出國留學人員到錄取學校接受線下教育,已經不再有障礙。之前針對疫情形勢采取的特殊認證規則,也就沒有繼續存在的理由了,取消這一特殊認證規則是正確的選擇。
這也給選擇出國留學者一個積極的啟示:要選擇能得到認證的出國留學教育項目,不能輕信機構的虛假宣傳、承諾。更重要的是,出國留學應該重視提高自身的能力,而不是為了獲得一紙文憑。隨著出國留學規模的增大,一些“海歸”的身價難免有所貶值,出國留學人員如果只看重獲得一張文憑,而不是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很可能得不償失。
此次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發布《公告》,正視了我國出國留學中存在部分沒有多少教育價值的“垃圾留學”現實,并從規范認證的角度提出加強治理的思路和措施。遏制、清除“垃圾留學”,既要靠嚴格的認證制度,也要靠出國留學人員理性對待留學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