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們的不便,政府都想到了”——我市殘疾人專場招聘會見聞
招聘人員用手語與求職者交流
招聘會現場人頭攢動。記者楊戈攝
□本報記者馬樂 本報通訊員孫曄
2月21日,德州市殘疾人暨殘疾人大學生就業專場招聘會在市人力資源市場舉行。作為全年規模最大的殘疾人專場招聘會,本次活動吸引了大量殘疾人到場求職。他們中有的聽力差,有的肢體行動不便,但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那便是自食其力。
當天,記者前往現場,對話求職者、用工企業,了解殘疾人就業情況。
殘疾人:線上線下求職 找份工作自食其力
“我家孩子聽力和表達不太行,但動手能力比較強,什么崗位適合?”
“我左手殘疾,但是會電氣焊,有沒有適合我的工作?”……
早上8點半,招聘會現場氣氛熱烈,人頭攢動。
來自武城的劉彬今年38歲,因病雙腿落下殘疾,只能借助雙拐行走。由于身體原因,大專畢業后,他一直以打零工為生。借這次招聘會的機會,想找份穩定的工作。在多個招聘展位前,劉彬認真咨詢,詳細了解企業情況,尤其是工作地點是不是在高層、有沒有電梯、洗手間有沒有坐便器等。他坦言自己更看重的是工作地點的無障礙環境?!拔业耐饶_不好,在之前的工作中就曾遭遇不便。”經過詳細了解,他找到了幾家不用爬樓、有無障礙設施的用工單位。“現在不少企業為殘疾人改善辦公環境、設置專崗,招聘會上部門專門找來手語老師方便聽障人士溝通,這些細節很暖心,我們的不便,政府和企業都想到了,給了我們很大幫助。”他說。
25歲的宋琪則更愿意選擇居家就業。她是一名腦癱患者,頭部和手部會不自覺抽動,這讓她十分自卑。雖然有些企業為殘疾人提供了可以居家完成的“訂單式”手工制作類工作,但宋琪的身體狀況依然難以勝任,“我真的太需要一份工作了,來證明自己不是家里的負擔?!痹谕艟W絡文化傳媒公司的展臺前,她立刻被易拉寶上“不露臉語音主播,工資日結”的字樣吸引。經過咨詢,語音主播主要根據平臺要求介紹在售產品信息,公司會對主播進行簡單培訓。宋琪十分興奮,立刻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
20歲的成成有先天性智力障礙,當天家人帶著他來找工作?!拔覀兡昙o大了,不知道還能陪他多久。他自己有個工作,多少掙點錢,我們也能放心一些?!背沙傻膵寢屚觖愊几嬖V記者,相較于其他類型的殘疾人,成成這種智力殘疾求職更加困難,“好在現在很多企業對殘疾人都放寬了條件,政府還搭建了求職平臺,爭取找到合適的崗位。”
當天,共有400余名殘疾人前往招聘會現場求職,還有不少殘疾人選擇通過德州智慧就業平臺在線上求職應聘,200余名殘疾人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企業:多元崗位、同工同酬 向殘疾人伸出橄欖枝
招聘會上,共有華魯恒升、中國郵政德州分公司等150余家國企、民企積極參與,提供就業崗位2400余個。
“招收殘疾人既能助力就業,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痹诘轮莅请u超市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招聘人員張凱表示,他們可以根據殘疾人個人情況安排適合的崗位:“聽力不好可以去學面點制作,腿腳不便可以負責打包、貨品擺放等。我們網點多,能就近安排工作。轉正后平均工資3000元以上,所有員工同工同酬?!?/p>
位于天衢新區的英凱模金屬網有限公司設置了2個殘疾人專崗。公司辦公室主任王輝告訴記者,企業目前有3名殘疾人在職員工,他們十分敬業,對職業的滿足感更強,所以公司愿意拿出更多崗位助力殘疾人就業。“此次專崗是做質檢一類的工作,比較適合聽障或腿部殘疾的人員。來了之后先培訓,轉正以后有五險,平均工資3000元以上?!蓖踺x介紹。
本地企業齊發力,外地企業也來助陣。來自天津的全津食品有限公司是三全食品全資子公司,企業內殘疾人員工占比達50%左右。這次他們帶來了50個工作崗位,主要為操作工、包裝工。“我們面向聽障人員和輕微肢體殘疾招聘,一個月的工資在4000元以上,并繳納五險一金?!毕嚓P負責人田靜介紹,雖然工作地點在天津,但企業包吃包住,并安排有專門的“福利員工”管理員,殘疾人員工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找他們解決。良好的待遇和成熟的殘疾人用工方案吸引了德州市特教學校教師夏少娜的關注。“學校有6名聽障中職畢業生正面臨就業,我們會盡快組織學生、家長一起去企業考察,做進一步對接?!毕纳倌日f。
今年用人單位招聘殘疾人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單位參與數量和崗位數量均超過去年?!捌髽I提供的崗位不再局限于保潔、保安等收入偏低的簡單體力勞動,新媒體運營、跨境電商等崗位也向殘疾人伸出橄欖枝。這對保障殘疾人就業、促進公平就業具有示范意義?!笔袣埪撓嚓P負責人介紹。
部門:精準幫扶、分類施策 瞄準堵點全面發力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殘疾人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途徑。截至目前,全市就業年齡段內殘疾人約6.37萬,整體就業率58.89%。
在市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龐永杰看來,殘疾人就業難,難在渠道窄、信息不對稱,難在需求與供給不匹配等,做好殘疾人就業服務,關鍵在于精準幫扶。近年來,市殘聯堅持以殘疾人需求為導向,結合殘疾人身體特點實施培訓賦能,精準匹配就業崗位,推動殘疾人多業態、多形式就業。
“在組織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時,我們先對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進行就業意愿等情況的摸底調查,然后開展精準培訓?!饼嬘澜芙榻B,這樣能有效地為殘疾人匹配適合崗位,實現穩定就業。例如針對盲人,比較適合的崗位是按摩,市殘聯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以賽促學的形式組織按摩技能培訓。目前全市已有160多名盲人通過培訓進入保健按摩行業就業。
另一方面,在企業端建立從前期宣傳、崗位開發、安置溝通到跟蹤調解的全過程服務。通過與企業溝通,結合崗位結構和用工需求,增設適殘崗位定向招聘殘疾人,為他們提供適合的就業機會。自去年起,市殘聯與中國郵政德州分公司簽署框架協議,以“社區微業·惠殘愛心小屋”為陣地,增設鮮花蛋糕自提、洗衣代收代取、報紙雜志訂閱等業務,共為505名殘疾人解決就業問題。
此外,針對智力、精神、重度肢體殘疾人“三類”特殊困難就業人群,則以“如康家園”為載體,通過輔助性就業、“訂單式”就業等方式分類施策,進行精準就業幫扶,確保全面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