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為了讓空氣監測能夠更直接服務于公眾,更直接地了解身邊的空氣質量,提高全市空氣監測水平,我市投入1億余元,新建69個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加上已有的31個傳統空氣監測站,全市空氣監測站數量達到100個,實現空氣監測站點全覆蓋。
在新建監測站的分布上,主城區共建設46個站;京臺高速禹城服務區、京臺高速與東風路交叉處站和城區湖濱路共3個站;邊界、農村空氣站共建設11個;其中邊界站8個,農村站5個;齊河、禹城、平原、武城、陵城、臨邑、慶云、樂陵的鄉鎮共建設8個站;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超級站。
新建空氣監測站采用小型空氣站和常規空氣站的科學組合,更利于追溯并消除局地污染來源,對周圍空氣中的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進行24小時自動監測。主城區空氣監測站建設按照網格化布點,每一平方公里為一個網格,每個網格內建設一個空氣站,實現了城區空氣質量的精細化管控。同時,空氣站覆蓋區域由城市區域拓展至鄉鎮、農村、邊界、交通干線等區域,構建起完整的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實現環境空氣監測范圍的重大突破。
目前,全部空氣站均進入調試運行階段,預計年底即可正式運行,屆時將能更科學地反映全市空氣質量狀況及其變化規律,并與省、市環保部門聯網運行后將實現監測數據實時上傳。另外,德州現有的31個監測站中,位于主城區的有8處,樂陵、禹城各3個,寧津、慶云、陵城、臨邑、平原、夏津、齊河、武城各兩個,邊界(德城區與河北省)一處。部分監測站數據已經實現了在線可查詢,市民可登錄“山東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信息發布”平臺,或手機下載“蔚藍地圖”軟件查看。(晚報記者潘曉泉通訊員劉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