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市婦女在健康、教育、醫療和就業等方面,將享受到更多政府和社會的關愛。18日,記者從市政府獲悉,《德州市婦女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出爐,明確提出將把社會性別意識納入法律體系和公共政策,促進婦女全面發展,促進兩性和諧發展,生命質量和健康水平明顯提高,受教育程度持續提高,社會福利水平顯著提高,并首次將“產后抑郁癥預防干預”寫入規劃。
【健康】
主要目標:婦女人均預期壽命延長,降低流動人口孕產婦死亡率,婦女常見病篩查率達到80%以上,提高婦女宮頸癌、乳腺癌早診早治率,降低死亡率,保障婦女享有避孕節育知情選擇權,減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產率。
策略措施:
提高婦女整個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水平,建立基于婦女個人全生命周期的醫療健康大數據分析應用系統,提高健康管理和服務質量。
保障孕產婦安全分娩,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到90%以上,孕早期檢查率保持在90%以上,農村孕產婦保健覆蓋率保持在95%以上。
全面推行住院分娩補助制度,向孕產婦免費提供生育全過程的基本醫療保健服務。孕產婦住院分娩率保持在98%以上,落實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政策,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96%以上。
提高婦女精神衛生服務水平。建立覆蓋城鄉、功能完善的精神衛生防治和康復服務網絡。針對婦女生理和心理特點,開展咨詢和服務。加強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和醫療保健機構人員精神衛生知識培訓。開展婦女產后抑郁癥預防、早期發現及干預。
加大婦女常見病防治力度,確保用人單位每年安排本單位女職工進行1次婦科病、乳腺病篩查,縣級人民政府至少每2年安排生活困難的婦女進行1次婦科病、乳腺病篩查,每年對65周歲以上的老年婦女免費進行1次查體。
【教育】
主要目標:學前3年毛入園率達到90%以上,女童平等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8%,消除女童輟學現象,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8%,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0%以上。提高女性接受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比例。主要勞動年齡人口中婦女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2年。
策略措施:
積極開展3歲以下女嬰幼兒公益性早期教育指導服務,推動學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銜接。鼓勵舉辦特殊教育幼兒園,確保農村地區和困難群體女童、孤兒、殘疾女童、隨遷女童和農村留守女童就近接受學前教育。對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女生給予資助,保障女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和個人生活困難輟學。
鼓勵和支持各級各類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和培訓機構,開展婦女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為未進入普通高中學習的大齡女童提供補償教育和職業培訓機會。組織失業婦女接受多種形式的職業培訓,提高失業婦女創業和再就業能力。完善科技人才政策,探索建立多層次、多渠道的女性科技人才培養體系。
【經濟】
主要目標:消除就業性別歧視,婦女占城鎮新增就業人員比例保持在40%以上,促進新增女性勞動力就業創業專業技術、技能勞動者中的女性比例提高,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女性比例達到35%。
策略措施:
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依法查處用人單位和職業中介機構的性別歧視行為。支持城鄉婦女創業就業,促進女大學生充分創業就業,加大對困難婦女的就業援助力度。加大對生育婦女的培訓力度,支持生育婦女重返工作崗位。加強女職工特殊勞動權益保護勞動監察執法力度,依法處理侵犯女職工權益案件。開展便于農村婦女參與的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術培訓,幫助留守婦女和返鄉婦女多種形式創業就業。
【參與決策和管理】
主要目標:積極推動有關方面逐步提高女性在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人大、政協常委中的比例。縣級以上地方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應至少各配備1名女干部,并逐步增加。在全市范圍內,縣(市、區)黨政正職中,至少配備1名女干部。擔任鄉鎮(街道)黨政領導班子正職的女干部要有一定數量。市黨委、政府工作部門,應保證一半以上的領導班子配備女干部;縣級黨委、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中擔任正職的女干部占同級正職干部的比例逐步提高。
策略措施:
加大女干部培養選拔力度。將女干部選拔配備工作納入全市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總體規劃,明確各級領導班子配備女干部的目標。通過培養、交流等形式,推動一定比例的女干部到重要部門、關鍵崗位擔任主要領導職務。逐步提高后備干部隊伍中女干部的比例。把發展女黨員、培養選拔女干部工作放到整個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中謀劃,納入各級黨建目標責任制推進。
【社會保障】
主要目標:生育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生育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城鄉婦女,醫療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婦女養老保障覆蓋面逐步擴大。繼續擴大城鎮靈活就業婦女的養老保險覆蓋面,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婦女參保人數逐步提高。婦女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增加,失業保險待遇水平逐步提高。有勞動關系的婦女勞動者全部參加工傷保險。
策略措施:
為婦女普遍享有生育保險、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提供法制保障。鼓勵用人單位吸納就業困難女性和畢業年度高校畢業女生就業,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進一步擴大生育保障覆蓋范圍,切實保障女職工生育期間的基本生活和基本醫療需求。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和項目支持力度,為特困婦女提供精準救助和專業化、個性化服務。
為殘疾婦女提供社會保障和服務。重度和貧困殘疾婦女參加居民養老保險和居民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政府按規定給予補貼,多渠道保障殘疾貧困婦女的基本生活。加強殘疾人福利機構和康復服務機構建設,市、縣普遍建立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推進殘疾婦女社區康復。
【法律】
主要目標:促進男女平等的法規政策不斷完善,加強對地方性法規政策的性別平等審查。保護婦女人身權利,預防和制止針對婦女的家庭暴力。保障婦女在婚姻家庭關系中的財產權益。
策略措施:
針對婦女權益保障中的突出問題,加強地方立法,保障婦女在政治、文化教育、勞動和社會保障、人身、財產、婚姻家庭等權利。依法加強對違反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法規政策的備案審查,并對現行法規政策中違反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條款和內容進行清理。依法嚴厲打擊侵害婦女人身權利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打擊強奸、拐賣婦女和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婦女賣淫等犯罪行為,提高破案率。依法查處殘害、遺棄女嬰等違法犯罪行為。
提高受家庭暴力侵害婦女的自我保護能力。完善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多部門合作機制和預防、制止、救助一體化工作機制。市、縣兩級政府要單獨或者依托救助管理機構設立臨時庇護場所。對實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進行法治教育,對加害人、受害人進行心理輔導。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為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婦女提供專業化服務。有效預防和制止針對婦女的性騷擾。建立健全預防和制止性騷擾的法規和工作機制,加大對性騷擾行為的打擊力度。用人單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工作場所的性騷擾。晚報記者潘曉泉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