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3月30日,記者從住建部門獲悉,2017年我市住房保障工作已經拉開序幕。
今年,我市明確提出把征收拆遷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通過“庭前調解”“判后答疑”等方式,為順利推進房屋征遷提供司法保障。讓群眾深度參與項目推進、全程監督項目實施,組織群眾代表參與項目前期調研、政策宣傳、入戶調查、問題解釋、矛盾化解,最大程度爭取群眾的認可和支持。
按照國家、省要求,2013年底前政府投資建設的公租房,2017年底前要完成分配90%;2014年政府投資建設的公租房,2017年底前要完成分配85%。企業自建的公租房,要完善與員工簽訂的各類分配協議(合同),進行臺賬式管理,并及時在當地住房保障主管部門備案。各縣(市、區)要對歷年來建設的公租房項目進行拉網式摸底排查,建立項目臺賬,對未分配項目制定抓竣工促入住的實施方案,明確目標和具體措施,及時分配入住,實行銷號管理。同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時修訂申請準入條件,打破戶籍限制,將外來務工人員、農業轉移人口、新就業大學生等群體納入保障范圍,不斷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
與此同時,我市還將住房保障申請事項逐步納入辦事大廳統一受理,嚴格執行申請、審核、公示制度,實行保障房源、分配過程、分配結果“三公開”,主動接受群眾、社會和媒體監督,做到嚴格準入、程序公正、過程透明,確保每一位困難群眾都能平等參與申請和分配。加大租賃補貼發放工作力度,確保按期發放。通過政府網站和媒體,按規定公開并及時更新住房保障信息。
此外,健全完善住房保障檔案,建立定期復核機制和舉報糾錯機制,實施動態化管理,對公租房實行“階梯租金”或“租補分離”等政策,及時清退不再符合條件家庭。加強保障房租售合同管理,規范配租、配售行為。制定出臺保障性住房維修維護辦法、物業管理辦法等,通過政府直接管理、市場化專業管理、住戶自主管理等不同模式,形成可持續的運營管理機制。(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鄭乃春通訊員任云飛)
今年全市新開工棚戶區改造46495套;
基本建成棚戶區改造安置房14000套、公共租賃住房1000套;
新增租賃住房補貼210戶;
2013年底前政府投資開工建設的公租房,2017年底前應分配數不少于1512套;
2014年開工建設的公租房,2017年底前應分配數不少于1804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