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德鵬
“我的老家在禹城,經常聽家里人談及德州的新變化,這次參會我帶來剛剛研究成功的新材料,期待能夠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 7月27日,參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路演推介會的山東理工大學科技處教授李智廣一上臺就打起了親情牌。
李智廣推介的項目是隔熱防腐硅鎂瓦,以氯化鎂或硫酸鎂溶液為拌合劑,加入其它礦物粉劑、工業廢渣、農作物秸桿粉末作為填充材料,具有節能環保、強度高、韌性好、隔熱保溫,耐酸堿及大氣腐蝕、施工簡捷、壽命長等優點。李智廣的項目推介剛一結束,不到10分鐘就有多家企業前來咨詢,他準備的100余張彩頁已所剩無幾。“家鄉近年來發展很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現代農業等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我們采用全自動機械、包邊工藝生產,不產生三廢污染,屬于環保節能產品,是石棉瓦、水泥瓦等革新換代的最佳代替品。在追求環保節能的大趨勢下具有很大的優勢,所以能得到眾多企業的青睞。”李智廣認為自己所從事的新材料研究符合德州建設協同發展示范區的需求,未來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