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鄧靜 通訊員 淑冉 潔令 孟娟)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明確了多項支農惠農政策,事關未來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連日來,我市廣大農村干部群眾認真學習報告,大家紛紛表示,報告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重視,句句說到了老百姓心坎里,今后將進一步抓住機遇,用好政策,把日子越過越紅火。
??? 10月20日,在武城縣李家戶鎮劉王莊社區黨員活動室里,社區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在認真學習十九大報告。報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社區干部李文嶺說:“延長承包期是又一次重大改革,這給廣大農民群眾吃了定心丸。目前,我們社區由黨支部領辦創辦了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戶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的積極性很高,規模經營勢頭越來越好。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了,黨支部就可以放心大膽干了。下一步,我們將通過‘支部引領、群眾參與、以地入股、按股分紅’,讓村民騰出雙手致富,促進村集體增收。 ”
??? 細讀十九大報告,寧津縣委辦公室派駐劉營伍鄉趙莊村第一書記楊猛表示,脫貧攻堅在報告中的分量很重,這進一步堅定了自己干好扶貧工作的信心和決心。他說:“下一步我們將創新工作方法,在增加群眾收入、村內建設、勞務輸出等方面加大力度,在幫助貧困戶脫貧的同時,帶領大家致富奔康。 ”
??? 陵城區糜鎮李官屯村村民張希棟靠養殖肉兔脫貧,此后,他辦起合作社吸納貧困戶抱團脫貧致富。看到報告中關于扶貧的論述,張希棟激動不已:“我能脫貧致富多虧了國家的好政策。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今后,我會繼續發揮自己有銷售渠道、有技術的優勢,帶動更多貧困戶養兔,幫助他們過上好日子。 ”
??? 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這讓慶云縣渤海路街道范庵村村民心里感到熱乎乎的。范庵村是該縣首批28個省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之一。今年村里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將村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人,今年底,1582名村民都能領到分紅。該村黨支部書記張國安說:“今后,我們將緊跟十九大步伐,繼續采用陽光模式,管好、用活集體資產,讓農民獲得更多財產權益。 ”
??? 基層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同樣是農村干部群眾關注的話題,陵城區徽王莊鎮黨委書記宋占國說:“十九大報告中關于鄉村治理體系的論述對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我認為,創新鄉村治理要堅持黨的領導,由黨組織牢牢把握發展方向,加大基層普法力度,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農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切實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到創新鄉村治理的各個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