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孫良玉通訊員王如剛)
5月9日上午,記者從德州市美國白蛾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5月中下旬將啟動美國白蛾集中飛防工作,計劃作業面積219萬畝。
據了解,市林業局在今年3月底啟動了美國白蛾監測網絡,全市共計100余個市級、縣級監測點對美國白蛾的發生動態進行全天候監測,目前該工作已接近尾聲。從監測數據來看,今年共出現兩個羽化高峰期,分別在4月19日前后和4月29日前后,明顯較去年提前。誘集到的成蟲數量共計5600余只,為去年的兩倍多。依據監測結果,綜合去年發生情況、越冬基數調查數據、氣象條件等各因素,預測今年美國白蛾會偏重發生,并存在局部成災的危險,為害時間也會略有提前。
在今年森防工作安排上,1月底市林業局召開了全市森防工作會議,對以美國白蛾為主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和發動,要求各縣(市、區)提前制定“2018年防控實施方案”,提前做好防控資金籌集和招標采購等準備工作。進入四月份,所有縣(市、區)都陸續落實了這些工作。截至8日的最新統計結果,全市共到位防控資金1128.5萬元,計劃飛防作業面積219萬畝,5月中下旬各縣(市、區)將集中飛防。
■相關新聞
“飛防段子”不可信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孫良玉)
近幾年每年四五月份,有一則信息都會被大量轉發,大概內容是:“本月15號至25號室外不要曬被子、衣服,不要吃外面的食物。盡量減少郊外、戶外活動……”類似信息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傳播過,市林業局也多次接到相關的咨詢電話。當天新聞發布會上,市林業局局長鄭廣敏對此類“飛防段子”進行了澄清。
鄭廣敏介紹,美國白蛾飛防技術目前已經是一項成熟、通用、常規的技術措施,我市及周邊地市都在采用,所用藥劑以滅幼脲類仿生藥劑為主,對人、畜等安全無害。他表示,飛防區域的群眾沒有必要采取特殊的防護措施,可以照常進行戶外活動。但需要注意的是,飛防藥物會對桑蠶、蜜蜂、魚、蝦、蟹、蝗蟲、蝎子等有一定影響,在飛防作業之前,各縣(市、區)都會通過有關媒體發布飛防通告。
同時,市林業局提醒市民在飛防區域嚴禁對空燃放煙花、禮炮,嚴禁向飛機拋擲物品,嚴禁放飛風箏、無人機、釋放氣球、動力傘等。飛機起降點道路也實行臨時交通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