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res.cms.dezhoudaily.com/a/10001/201812/42d789e11ed13df6ed0215d978abd9af.jpeg)
德州新聞網訊 15日起,一條關于“京杭運河全線復航”的消息在網絡上熱傳:“京杭運河黃河以北即將復航,德州坐船將可北至京城,南抵蘇杭……”
作為因運河而興的城市,運河是德州之根、德州之源,該事引發眾多德州市民關注,而據記者了解,目前京杭運河全線復航一事已進入研究階段,但尚
未公布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
歷史上曾貫通山東連接京津的京杭大運河,由于黃河改道、河道淤積等原因,如今只有山東濟寧以南到杭州可以通航,濟寧以北至京津河道自上個世紀70年代始,就已經完全斷航。如何讓京杭運河一路貫穿山東、穿越黃河、直達北京,讓大運河重現1800公里水道的盛景,一直備受沿線人們的關注,尤其是2014年京杭運河申遺成功后,“申遺已成功,航運必須通;運河全線通,關鍵
在山東”的提法比比皆是。
此前,山東曾有120名政協委員聯名呼吁運河復航;2014年,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卞志良等委員聯名提交提案,呼吁加快京杭運河黃河以北段復航進程;其間省政府也多次下文,提出將“積極推進大運河‘穿黃工程’、黃河以北段復航工程的研究”列為山東省內河水運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并多次調研運河黃河以北山東段河道現狀及水資源情況等。
據了解,全線復航京杭運河的呼聲之所以強烈,主要是內河航運運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投資省,全線復航能進一步密切京津冀、華東地區、長江經濟帶之間的協作聯系,推動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同時也能提升京杭運河開發建設水平和綜合功能效益,再造溝通大江南北、帶動區域繁榮的黃金水道,建設文化特色突出、水韻林海交融的生態長廊。
但需要看到的是,該工程極為復雜,其規模之大,技術要求之高,影響之廣泛均為空前,這也是京杭運河山東段復航最大難點所在。在12月12日濟南召開的京杭運河黃河以北航段必要性研究報告會上,國家發改委等專家對報告進行了評審。值得注意的是,與往屆研討會不同,來自山東省交通廳綜合規劃處、山東省交通廳港航局、山東省黃河河務局、山東省海河流域水利管理局,以及德州、聊城、泰安、濟寧等沿黃地市的相關部門,都參加了此次報告會,以便達成共識,共同推進京杭運河全線復航。(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潘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