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政協委員、德州市第五中學校長馮權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湯錦瑤攝影報道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創建;加大高中學校建設力度;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怎樣達到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的目的?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關鍵何在?馮權稱,師資力量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關鍵,學校還將出臺更加詳細具體的作業量控制措施。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馮權認為,師資力量的均衡成為教育均衡的關鍵,“優質均衡包括校舍等硬件設施和優秀師資均衡兩方面,相比校舍,優秀師資的均衡更為重要,任務也更為艱巨。”他稱,全市正在推進教師的“縣管校聘”,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如何通過校長職級制和教師的“縣管校聘”讓優秀校長和優秀教師真正流動起來,以達到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的目的。“‘加大高中學校建設力度,盡快擴充高中學位,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高中教育的需求’,是一個‘急群眾之所急’的利民措施。”馮權說,此舉無疑對廣大學子和家長是一個福音。“‘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進公辦中等職業學校規范化建設’,這和擴充高中學位并不矛盾。”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更多技能型人才,馮權認為,以技能為專長的中職畢業學生不僅有較充足就業選擇權,而且還會擁有更廣闊的人生道路規劃權。“隨著中高職銜接通道的拓寬,技術技能人才立交橋不斷完善,升學渠道的暢通,讓中職生一樣上大學。”他表示,德州五中也將本著學生自愿的原則,做好中職學校招生宣傳工作,讓每一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出路,讓每個孩子都有出彩的機會。
目前,校外培訓機構參差不齊,亂象叢生,既加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又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德州五中將嚴把關,嚴格落實有關要求,出臺更加詳細具體的作業量控制措施,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減少作業量,真正做到‘輕負擔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