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團圓是年的第一要義;走親訪友,禮尚往來,情感是年的紐帶;出門旅游,觀光賞景,休閑是年的時尚;給貧困群眾送溫暖,擁軍優屬,暖心是年特有的溫度。其實,年有著說不盡的內涵,新春新氣象,對每個人來說,年就在心中,但無論人在哪里,以何種形式過年,關鍵是要過出“文明味”。
過出“文明味”,必須近文明、遠陋俗。要與時俱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歡歡樂樂地過年,積極參加健康的文化活動,維護社會和諧,過一個節儉、有益身心、陶冶情操、有意義的年,遠離鋪張浪費、奢侈揮霍、賭博酗酒、封建迷信等陋俗,嚴格遵守煙花限放規定,過一個文明祥和安全的年。
過出“文明味”,必須重親情、盡孝道。曾經,一首《?;丶铱纯础犯袆恿藷o數人,唱出了人們全家團圓的溫情。現在,很多人把同學朋友情義看得過重,往往忽略了父母,讓年的親情價值大打折扣。 “年味”首先是家人團圓,家的元素必不可少,希望每個人都能放下手機、少些應酬,多陪陪父母,過一個團圓敬老的年。
過出“文明味”,必須愛崗位、樂奉獻。每年都有很多人在堅守崗位,為群眾守護。他們以“犧牲我一個,幸福千萬人”的精神奉獻著自己。我們應當尊重他們的勞動,感謝他們的付出。其實,社會就是一個大家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當工作需要時,人人都應當甘于奉獻,如此,才使得年更多了一些令人珍惜的“味道”。
春節,年味非常豐富,不僅美在舌尖、美在打扮,更重要的是美在心靈,我們要文明過年,努力營造和諧融洽的氛圍,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文明吉祥安康。文明,才是最美的“年味”,才是春節的“主味道”。張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