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我市簽發首票電子化《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標志著《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電子化的時代正式開啟。
今天,山東綠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40噸進口美國乳糖經德州海關查驗送檢合格后,第一時間就收到了海關簽發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的確認短信,這也是我市出具的首票電子化《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以下簡稱《證明》)。
“我們每年進口的乳糖原料少說也有800噸,基本上月月都有,業務員之前每個月都要去海關領取紙質單證,確實很麻煩,這次可好了,不用再跑腿了。” 山東綠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質量總監張曉霞高興地說。
企業只需要填上短信上的證書編號和查詢碼,就能在電子證書信息查詢頁面查到電子化《證明》,操作十分方便。而對從事進口法定檢驗貨物商品銷售批發的企業,《證明》電子化的實施則意味著銷售渠道更加通暢。
“相關企業,特別是一些下游的企業從我們這里購買進口紅酒,往往需要我們提供這份《證明》,才能銷售。以前紙質的很難完全滿足眾多下游企業的需求,復印或者拍照片,容易造假或者丟失,現在我們只要把二維碼發給下游企業,就能解決問題了。”山東寶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采購總監潘續說。
據濟南海關所屬德州海關介紹,此次改革受益的不僅是企業,同時也讓消費者在購買進口法檢商品時,能更容易地獲得商品進口信息。
作為進口商品經海關檢驗檢疫合格評定后準予銷售使用的重要憑證,在電子化改革實施前,德州海關每年要簽發近800份《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紙質證明。根據海關總署統一部署,自8月1日起,企業可選擇申領電子化《證明》,并通過單一窗口或電子證書信息查詢頁面選擇下載電子證書或者二維碼。這是今年海關部門落實穩外資、穩外貿,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又一重要舉措,將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記者|王德鵬 通訊員|趙秀泉 管一臻
編輯|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