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動中心城區路網建設,建成岔河、減河兩側四條快速路,南北向通行效率明顯提升;在經濟技術開發區東風路、東方紅路開通綠波,提升了東部主干道通行效率;中心城區冬春季免費乘坐公交政策的實施,緩解了交通擁堵,深受群眾好評。由于中心城區呈東西狹長布局,特別是陵城撤縣劃區后中心城區全面東擴,天衢新區設立后主城區將進一步向東發展,東西向交通需求將持續增加、交通擁堵會更加嚴重。據測算,駕車從運河大道沿東風路、尚德十一路到德州東站,全長19.2公里,途徑27個紅綠燈,正常需用時1小時以上,上下班高峰期用時超過1.5小時,公交通行用時更長。這不僅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也將成為制約天衢新區發展的一大瓶頸。加快建設中心城區快速路網,迫在眉睫。為此,建議:
一、加快推進東風路城市快速路建設。從車流量、道路基礎條件和沿途重要節點來考慮,建議立即開展從運河大道沿東風路、尚德十一路至高鐵東站路段改建城市快速路的規劃、報批、立項等工作。快速路應以取消平交路口為原則,設計時速達到60公里以上,力爭全線運行時間在20分鐘以內,真正達到貫穿東西、快速通行的目標。
二、規劃城區快速路成環成網。在建設東風路快速路基礎上,建議及早規劃北部大學路快速路、東風路減河橋至陵城區快速路;同時謀劃布局東風路—晶華大道—大學路—迎賓大街城市快速內環路,大幅度減少平交路口和紅綠燈數量。快速內環線建成后,駕車可實現20分鐘繞行一圈,配合東風路、大學路快速路延長線,岔河和減河兩側四條南北向快速路、外環線,可實現主城區任何一點10分鐘內進入快速路,30分鐘內到達主城區內目的地。
三、抓緊啟動,分步實施。城市快速路最簡單、最高效方式為依托現有道路建設封閉式高架快速路,雖然造價較高,但項目審批門檻低、設計施工較為成熟,是多數城市實現快速通行的主流方案。建議按照先急后緩的原則,分步實施:“十四五”期間實施東風路、尚德十一路(高鐵東站止)快速路建設。“十四五”之后,實施城市內環線和東風路減河橋至陵城區快速路建設。在建設模式上,可結合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沿線地塊綜合開發,融資可采取PPP模式,實現方便群眾出行、降低財政資金投入、促進商貿發展和提升城市形象“多贏”局面。
我們看到,濟南、青島城市快速路已運行多年,煙臺、濟寧、泰安、臨沂均已建成城區高架快速路網,菏澤、聊城、濱州也已規劃或正在建設城區高架快速路(網)。為此,我市也應該早下決心、下大決心,抓緊開展中心城區快速路(網)調研論證,讓這個既利發展也利民生的項目加快推進實施。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