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基于南運河(德州段)遺產整體價值特征,以南北向蜿蜒的運河主干、沿河分布的系列漕運集聚組團、運河東岸蔓延生長的服務型城鄉聚落為原型,規劃“主干、集聚、蔓延”式發展布局,整體形成“一廊(運河遺產生態景觀廊道)、六片(漕倉文化園、東盟文化園、小鍋市運河聚落、濱水商業區、九龍灣文旅融合園、四女寺風景旅游區)”的總體布局。
“一廊”,即運河遺產生態景觀廊道項目。主要建設南運河段45公里,兩側規劃控制范圍2至3公里,規劃休閑體育公園和活動場地,打造運河慢行步道。
“六片”,即六個重點規劃設計的片區。其中,德州北廠漕倉是漕
運文化的集中體現,下設“十二連營”軍事主題體驗區、漕運生活體驗街區、漕倉文化展示園區三大功能區。
東盟國際文化交流示范園片區,自北向南布局“清真特色商業街(家園中心)、蘇祿古村、蘇祿御園遺址公園、文化創意產業園、山東東盟融合交流合作服務平臺”,建設見證國際文明對話的歷史街區。
小鍋市運河聚落片區設計涉及47.8公頃,規劃結構為兩帶(南運河景觀帶、運河故道景觀帶)、兩道(小鍋市街歷史文化道、橋口街歷史文化道)、三區(德州文化民俗展示區、運河故道文化旅游服務區、城郊休閑農場區)、多點(董子書院、清真古寺、多彩民俗、河神趣游、橋口尋古、鈔關商貿、御道橋口等)。
老電廠片區項目近期規劃總用地面積8.7公頃,遠期研究范圍123.59公頃,主要包含濱河帶狀公園區、老電廠文化公園區、配套商業區。
九龍灣文旅融合園片區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逐步更新德工機械廠、造船廠等工業遺產,挖掘城市工業文化、運河歷史,營造“文化+場景”的獲利空間;置入運河博物館、青少年科普中心等新功能模塊,促進向文化活力中心轉變;建設運河綠道、運河景觀塔、體育公園、生態濕地公園等城市開放空間,將城水空間關系從單調剝離轉向有機互動,再現運河兩岸繁華。
四女寺風景旅游區片區總規劃用地面積約310公頃。主要是改造和提高鄉村景觀資源、環境及設施,將水利樞紐與臨近景點進行有機整合。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吳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