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
明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圍繞全面落實中央“6個統籌”、省委“6個加力提效”要求,市委提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做到“5個聚焦聚力”,即聚焦聚力落實重大戰略拓展空間、聚焦聚力夯實產業基礎培植后勁、聚焦聚力綠色低碳轉型積蓄動能、聚焦聚力統籌區域發展提升能級、聚焦聚力吸納資源要素激發活力。
明晰形勢,堅定信心。深入分析明年經濟工作形勢,既要看到疫情影響、不確定因素增多、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諸多困難和問題,又要看到全國全省經濟長期向好的有利一面。具體到我市來講,至少有四個有利條件:一是重大戰略機遇在增加;二是重大政策紅利在釋放;三是重大基礎優勢在轉化;四是重大發展平臺在起勢。尤其是自去年全市上下奮發有為、聚力擔當,實施了一批打基礎的重大項目,爭取了一批利長遠的重大政策,干成了一批多年想干的大事,為德州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基于以上形勢分析和判斷,我市經濟工作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促進經濟穩進提質;在“進”字上,主要體現在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先進制造業強市、區域消費中心城市、食品名市、特色體育名城建設實現新突破,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德州實踐”邁出堅實步伐。在具體實踐路徑上,我市提出了“5個聚焦聚力”,抓綱帶目,力求綱舉目張、整體提升。
明確重點,加大突破。“5個聚焦聚力”體現了鮮明的整體思維、系統觀念,5個方面是一個有機整體,體現了市委鮮明的抓方向抓戰略抓長遠的工作思路,同時又體現了抓具體抓重點抓亮點的務實之舉。首先,要在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方面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方向對了不怕路遠,大有所為首先要做到順勢而為。要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跟蹤落實國家部委和省支持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政策、項目,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主動服務雄安新區建設。要深度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快一批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建設。山東省作為全國首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要超前謀劃好、實施好,力爭“3060德州先行”。其次,要聚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深入實施、產業轉型升級、現代產業體系打造、天衢新區建設等重點工作,集中發力、重點突破,在“德州實踐”方面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實施先進制造業強市“三三倍增”行動計劃,爭取高端化工突破千億規模,集成電路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生物制藥等優勢產業集群加快發展,力爭再列入1至2個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爭取入圍省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挺起德州產業“脊梁”。
加大創新,務求突破。信心比黃金更重要。2022年,我市經濟在面臨許多困難、挑戰難度巨大的情況下,穩住了經濟大盤,實現了爭先進位,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實現“三個高于”,多項工作在全省出圈出彩。成績的取得緣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信心,拼搏實干,創新圖強,不說不能干,只說怎么干,收獲了彌足珍貴的信心。“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做好2023年經濟工作,依然要加大創新力度,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十大突破”,大力弘揚實干創新精神,在務實擔當中創造發展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