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志強本報通訊員徐金鐘劉強
2022年12月28日,記者的微信朋友圈里,市人大代表、天衢新區簸箕劉社區黨支部書記周國福的一條消息引人側目:“2022年我當選市人大代表后,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責任更大了。這一年,我密切聯系群眾,履職盡責,共聯系群眾65人次,聽取意見和建議23條,解決問題8件……”
電話打過去,周國福正在駐地報到。
“為何在朋友圈里‘述聯’?”
“你這個詞用得好!”對于記者的提問,周國福坦言,與其說朋友圈“述聯”,倒不如說激勵自己:密切聯系群眾、履職為民時刻不能放松。當選市人大代表后,他常想:咱得對得起老百姓的信任,對得起人大代表的身份。時刻提醒自己,要為群眾講實話、辦實事。
“人大代表履職,我以小學生的心態,向老代表學,向前輩們學,向群眾學。”周國福說。深入群眾,才能了解群眾。周國福牢牢把握這個法寶,充分利用人大代表活動陣地,借助區、街道、社區建立的“家、站、室”亮明代表身份,開展視察調研、展示代表風采、走訪聯系居民、交流履職經驗、傾聽居民訴求、匯聚群眾意愿。
人大組織的調研、視察、執法檢查也是發現問題的好途徑,他一次不落,珍惜拜群眾為師的機會,認真參加每一次選民接待日活動和各種聽證會。
深入群眾,不僅身入,更要心入。“帶著真情問民需,帶著擔當解民憂。這一年,群眾向我反映的小區飛線治理、無證經營小吃攤擾民、小區環境臟亂差等多個問題都解決了。”周國福的話語里充滿自豪。
這次參會,他帶了兩個建議:一是持續推進充電樁建設,提高利用率;二是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群眾利益無小事,我會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切實履行代表職責,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周國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