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鄧靜 胡兵 通訊員孟娟)日前,隨著平原縣王打卦鎮“四斗路”路牌豎起,全市1542條無名路都有了名字。
據了解,道路命名實行“誰修誰建誰命名”原則,建設單位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之后,就應該提交道路命名的申請。如果道路為開發商代建,則由開發商提交申請。但實際情況是,不少道路或是只有臨時用名,或是沒有提交申請。
去年10月,我市將管理向前端延伸,把依申請命名改為主動命名,在全國率先以市為單位開展城鄉無名路統一命名設標行動,并將其列為“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全市共籌措資金576.4萬元用于無名道路設標工作,為232家企業、商家制作了門牌,最終實現全市無名路命名無遺漏、企業周邊道路及標志物命名無死角、全覆蓋,促進了地名工作與民生保障、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今年4月,友誼路600號掛在了廠子門口,9月初公司具體位置也在互聯網地圖上標示了出來,客戶可直接導航到公司門口。”德州領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杰說。領航生物位于寧津縣張大莊鎮劉輝村,幾乎每天都要接待一兩撥外地客戶,企業門前的鄉村道路命名后,給公司帶來極大便利。
目前,我市正將相關數據錄入國家地名信息數據庫,并建立常態化鄉村地名信息采集、更新、維護工作機制。同時將地名標志管理納入德州數字城管監管平臺,及時糾正不規范地名,維修損壞、缺失的各類地名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