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5年選培1.26萬名“鄉村好青年”,投身農業、服務農民——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鄉村振興
杲城合作聯社理事長栗超(右)在大棚察看黃瓜長勢
□記者劉臻 通訊員楊延昭 辛凱
一分鐘售出1萬公斤羊角蜜,一個月銷售7.5萬公斤醬香黃瓜……平原籍海歸碩士、德州市“鄉村好青年”栗超回鄉創業,成立杲城合作聯社電商部,通過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線上銷售扒雞、卡通包等產品,每月成交100萬單。
2019年以來,團市委等部門實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吸引返鄉青年積極投身鄉村建設,1.26萬名“鄉村好青年”留在農村、投身農業、服務農民。
下沉基層 扎根農村干事業
“鄉村要振興,關鍵靠人才。青年群體有活力、觀念新,是學習新技術、發展新產業、建設新農村的生力軍。”共青團德州市委書記王俊程表示,“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為新農人返鄉創業致富搭建了平臺。
平原土地魯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經理何石寶研究生畢業后,2017年從家鄉湖南來到德州創業。然而,創業并非一路坦途,從所種地塊因雜草多、畝產低,而被村民戲稱“牧場”,到小麥畝產高達800多公斤,再到獲評平原縣桃園街道“糧王”……何石寶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刻苦的鉆研精神、科學的管理方法實現了“翻盤”。無人機施肥測產、制定田間管理表、探索“211”種養循環模式……如今,何石寶帶領16人團隊管理著2萬畝農田,獲評2022年度德州市“鄉村好青年”。
為讓更多農村青年施展抱負,德州市2019年制定下發《德州市“鄉村好青年”選樹工作的通知》,嚴格制定選拔標準,挖掘在鄉村振興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青年,5年累計培育各級“鄉村好青年”1.26萬名,其中推報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3人、省級“鄉村好青年”32人。
建好“服務鏈” 幫扶產業發展
為加大鄉村人才引進力度,德州構建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長效機制,激勵各類人才流向鄉村、扎根基層、建功立業。團市委聯合德州農商銀行、中國銀行德州分行推出魯青惠企貸、鄉村好青年貸,累計為1387名創業青年發放貸款14.61億元。
平原縣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直播基地負責人、德州市“鄉村好青年”耿超軍開辟線上銷售業務,最好時一場直播能突破5000單,營業額近10萬元。
2019年,瑞福祥公司因成立線上銷售團隊、擴大生產,遇到資金難題,團市委和平原農商銀行上門了解情況。“他們為我介紹了‘魯青基準貸’產品,并開辟綠色通道,僅用2天時間,發放了100萬元貸款,解了公司燃眉之急。”耿超軍說。
為幫助“鄉村好青年”創業,德州整合各縣市區“鄉村好青年”聯盟,成立電商、調味品等特色產業鏈11個,以產業鏈為單位組織開展交流活動。同時,每年開展120余場次培訓,覆蓋7000人以上;強化校地合作,與多家省內外高校進行對接交流,簽訂校地合作協議,打造高校實踐基地。
譬如,臨邑縣成立產業聯盟12個,組織鄉村振興服務總隊開展各類創業指導活動19場;打造德平鎮富民家庭農場、臨邑鎮盛世易購等實踐研學基地,開展專題培訓12場。
與此同時,我市制定人才激勵政策,對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省級“鄉村好青年”、市級“鄉村好青年”分別獎勵3萬元、1萬元、5000元。目前已累計發放47萬元。
建優“用人鏈” 搭建組織振興“后備庫”
農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工作把農村優秀青年吸納到黨組織中,為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提供源頭活水。”王俊程說。
2023年,德州市“鄉村好青年”楊瑞瑞走馬上任臨邑縣前楊新村黨總支書記,為村民辦實事、解難事:建設460平方米前楊村史館,集中展示前楊建筑、農耕、生活、商貿、教育等影像和實物;建設占地1600平方米的前楊大舞臺,邀請山東省呂劇院、新疆奎屯市歌舞團等前來演出,豐富村民文化生活;開展最美庭院評比活動,發揮典型榜樣作用,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據共青團德州市委副書記曲元康介紹,青年人才黨支部組織關系隸屬于鄉鎮(街道)黨(工)委,支部委員從鄉鎮(街道)黨(工)委委員、組織專干和優秀農村青年黨員中擇優擔任。每名支部委員結對聯系數名農村優秀青年,優先推薦符合條件的“鄉村好青年”成為預備黨員,列為村級后備力量。
目前,我市各級團組織累計推薦1200余名符合條件的好青年入黨。2021年,在全市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中,1060名好青年進入村(社區)“兩委”班子,180名好青年當選村(社區)黨組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