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希森馬鈴薯生漿饅頭生產線將投產◆較傳統工藝成本降五成 ◆系國內首條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胥愛珍于春芝通訊員賈鵬蘇安矗)8月8日,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商都縣的希森食品有限公司內100多米長的全自動生產線正在抓緊調試,預計9月底投產。
“這是國內首條馬鈴薯生漿饅頭全自動生產線。”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行政總監李化明表示,作為全國馬鈴薯產業領軍企業,公司20多年深耕育種和產品深加工,打造馬鈴薯全產業鏈格局,研發推出的生漿饅頭,打開了馬鈴薯主糧化的全新突破口。
在馬鈴薯主糧化的道路上,希森集團一直都是“排頭兵”:2009年,開發馬鈴薯面條、餅干等產品;2015年,響應國家馬鈴薯主糧化戰略,于當年年底推出了馬鈴薯全粉饅頭生產線;2016年起,承擔了國家級研究課題《薯類主食化技術提升與裝備研發》,加快推進馬鈴薯主糧化。
“馬鈴薯加工成全粉,保留了馬鈴薯的全部營養,是馬鈴薯變為面條、饅頭甚至是薯片的基礎產品,可以儲存15年不變質,這對糧食儲備具有重要意義。”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胡柏耿說,但由于馬鈴薯含水量較高,加工成全粉要去掉百分之七八十的水,導致加工成本高。
“馬鈴薯生漿饅頭,直接將鮮馬鈴薯清洗去皮后打成生漿,然后跟面粉按照1:1的比例混合制作,生產成本降低一半,而且口感更好、風味更佳,營養保留更全面。”內蒙古希森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勝祥介紹,每個馬鈴薯生漿饅頭重80克,維生素C含量達5.1毫克,鉀元素含量高達362毫克,“形象地說,一個馬鈴薯生漿饅頭相當于1個蘋果+1根香蕉+1個普通饅頭的營養價值”。
基于此,希森集團于2023年4月啟動馬鈴薯生漿饅頭加工項目。
馬鈴薯全粉饅頭“升級”為生漿饅頭,并不只是更新生產設備那么簡單。希森集團先后與山東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投入3000余萬元,歷時1年多,研發出“馬鈴薯生漿饅頭加工工藝”。其間,團隊反復試驗,解決了生漿饅頭持氣差、易開裂等多項技術難題,全自動化生產的馬鈴薯生漿饅頭質量進一步提升,實現了標準化。
在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希森看來,馬鈴薯生漿饅頭的推出,有效解決了當前馬鈴薯產量不斷提高,而加工轉化率偏低的痛點。
多年來,希森集團依托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功培育出33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系)。其中,“希森6號”單季畝產兩度刷新世界單產紀錄,在全國累計推廣面積近2000萬畝。馬鈴薯的豐產為做好深加工奠定了基礎。
“育種,不能關起門來搞,要緊跟市場看需求。”梁希森說,“把馬鈴薯用途開發好,育種才能有的放矢。”
希森集團位于內蒙古的馬鈴薯生漿饅頭全自動生產線全部達產后,計劃年產馬鈴薯饅頭4000萬個,消耗馬鈴薯150萬公斤,替代小麥粉50多萬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