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智改數轉賦能,華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建起“晨星工廠”——產能增一倍 用工減三成
□記者唐曉穎
提起紡織生產車間,你的腦海是否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轟鳴的機器,潮熱的車間,幾十名工人在一排排機器間來回穿梭忙碌。8月23日,走進位于德城區的華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卻是另一番景象:21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整潔涼爽,清花機、梳棉機、并條機等設備高速運轉,10名工人騎著小型電動車巡視,不時駐足檢查機器運行情況……場景的變化、條件的改善、人員的精減,這一切都源于企業實施的數字化改造。
華源生態科技成立于2002年,最初采用勞動密集型生產方式,效率低、利潤薄,產品品質也無法保證。2022年公司決定搬入新廠區,并上馬智能化高性能纖維一期項目,引進先進紡織設備,實行智能化生產。
“國內紡紗機械生產商的飛速發展給了我們底氣,不用擔心被國外廠商‘卡脖子’;‘工賦德州’專項行動的開展,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政策支持;市工信局還積極幫助我們爭取到省級獎補資金281萬元。”華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文俊介紹。
一年的時間,公司建成了兩座智能化車間,實現生產全程自動化、控制系統智能化、在線監測信息化。“一期項目投產后,公司產能增加了一倍,用工卻減少了三成,產品品質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增強了。”談及智能化改造,侯文俊感觸頗深。
步入華源生態科技公司生產區,三層立體化廠房格外醒目。“立體化設計不僅節約占地面積,還保證了各道生產工序銜接緊湊,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公司設備主管劉玉剛介紹,從最初的棉花處理到最后生產出紗線產品,需要經過7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在科學布局的三層立體化車間中高效有序運行,實現了全程自動化、智能化。 (下轉2版) 目前,華源生態科技已入選省級數字經濟“晨星工廠”。“‘晨星工廠’要求企業創新能力突出、典型示范性強、數字驅動應用成效明顯、經濟效益顯著,實現智能化生產,只是我們成為‘晨星工廠’的第一步,持續創新才是核心。”公司總經理助理劉明哲如是說。
在公司產品陳列室,剛研發出的新型彩線被擺在了突出位置。它由提取自植物的純天然染料染制而成,觸感輕柔,透氣性、抗菌性強的特性適合制作嬰幼兒衣物。
2022年以來,華源生態公司實施了新材料應用、新工藝研究、新產品研發等系列創新,建成了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走差別化發展之路,多個產品在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企業自主研發的“國產芳綸緊密集聚紡產業化生產項目”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主導制定了“芳綸1313本色紗線”紡織行業標準,擁有專利47項。
今年,他們優化產品結構,為宜家、阿迪達斯、迪卡儂等品牌提供定制化產品,并開拓了東南亞及南美等新興市場。在國際紡織市場需求不振的情況下,上半年企業出口額達2700萬美元,同比增長56%。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我市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加大數字經濟項目招引力度,支持數字經濟園區擴容提質,全面釋放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效能。目前已培育省級“數字經濟總部”5個、“晨星工廠”271家,列全省第1位;DCMM貫標試點企業184家,列全省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