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在一場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現在,在波濤洶涌的世界經濟大潮中,能不能駕馭好我國經濟這艘大船,是對我們黨的重大考驗。”
12月11日至12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當前的經濟形勢怎么看?明年的經濟工作怎么干?如何駕馭好中國經濟的大船?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政新聞眼》為你解讀。
△視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01
看形勢:“要增強信心和底氣”
展望中國經濟大船明年的航向,離不開“經濟恢復”這個大背景。
今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作出重要判斷:“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
去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今年中國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摧傷雖多意愈厲,直與天地爭春回。”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恢復速度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于領先地位。
△廣汽埃安總裝車間智能生產線展示。(總臺央視記者趙化拍攝)
本月6日,總書記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指出,“我國經濟恢復仍處在關鍵階段”。
關鍵階段,尤其需要有清醒認識和準確判斷。
今年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分析了需要克服的一些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這是“不利因素”。
“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現在,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這是“有利條件”。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綜合起來看,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要增強信心和底氣”。
在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總書記感慨:“什么時候沒有困難?一個一個過,年年過、年年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都是這樣。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
立足當前形勢,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信心”,號召全黨堅定信心、開拓奮進,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
在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中,強調要“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金雞湖畔的蘇州工業園區。(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02
定基調: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
“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經濟工作鮮明“定調”。
工作總基調,依然是“穩中求進”。2016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經指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要長期堅持。黨的十八大以來,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穩中求進”之后,“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表述格外醒目。
對比過去兩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定調,明年中國經濟工作在“穩”的基礎上,無論是“進”還是“立”,都更強調主動作為、積極有為,“進”的底色更濃。
在《時政新聞眼》看來,可以從三個維度把握“進”。
這是科技含量更高的“進”。
此次會議在明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中,明確指出要“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聞稿,“科技自立自強”在總體要求中提及尚屬首次。
與之呼應,在這次會議部署的明年九項重點工作當中,第一項就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由此可見科技自立自強在明年經濟工作中的分量。
△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員工正在研發車間內進行芯片測試。(總臺央廣記者潘毅拍攝)
這是宏觀政策協同聯動的“進”。
“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也寫入了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中。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會議還強調,“要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
從這些部署不難看出,明年的宏觀政策更注重針對性、有效性、一致性。“有形的手”將精準發力、攥指成拳、形成合力,致力于打造更加穩定可預期的宏觀政策環境。
這也是注重辯證統籌的“進”。
理解明年經濟工作的基調,關鍵是把握好蘊含其中的辯證關系。“穩”是“進”的基礎和前提,更注重量的積累。“進”是“穩”的動力和方向,更注重質的提升。
總書記曾說,“‘穩’和‘進’要相互促進,經濟社會平穩,才能為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創造穩定宏觀環境。”他強調,“穩”和“進”是辯證統一的,要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把握好工作節奏和力度。
“先立后破”,也需要辯證統籌,把握好先后順序。總書記曾作過一個形象的詮釋:“不能把手里吃飯的家伙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家伙還沒拿到手,這不行。”
03
劃重點:這些部署事關國家大計
從“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到“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五個必須”,進一步深化了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在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系統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會上強調,明年要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突出重點,把握關鍵,扎實做好經濟工作。
哪些是重點,如何抓關鍵?這次會議從9個方面作出部署。
在這些重點工作中,有些關鍵詞尤其值得關注。
“新質生產力”,這一詞語不僅入選今年十大流行語,也是明年經濟工作的一個關鍵詞。
今年9月,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這一概念。它是代表新技術、創造新價值、適應新產業、重塑新動能的新型生產力。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將成為推動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上海科技創新成果展。(總臺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
“改革”,是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高頻詞,在新聞稿中出現了15次。
今年是改革開放45周年,也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10周年。站在新的起點上,中國如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發各方期待。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持續注入強大動力。”
“三大工程”,也是此次會議的一個重要關注點。
“三大工程”,指的是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是中央在建設領域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盤活改造各類閑置房產。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加快推進“三大工程”。
有評論認為,“三大工程”有利于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上海市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04
暖人心:這些舉措彰顯民生溫度
“現代化不僅要看紙面上的指標數據,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習近平總書記今年3月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說的這段話,在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得到充分體現。
這次會議提出的多項政策措施,都帶著暖暖的民生溫度。
△江蘇省蘇州市平江路。(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說,“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鼓勵民營企業“放下包袱,大膽發展”。
上個月,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指出,要落實保障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政策措施。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落實一批舉措。
總書記始終關注著優化營商環境這件大事。上個月,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書面演講中,總書記說,“推出更多‘暖心’舉措,優化外國人來華和停居留政策,著力打通大家在華使用金融、醫療、互聯網支付等服務的堵點。”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指出,切實打通外籍人員來華經商、學習、旅游的堵點。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國際商貿城。(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經濟工作經世濟民,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很重要。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三農”工作時提出,要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在準確把握明年經濟工作的政策取向方面,這次會議指出,要在政策效果評價上注重有效性、增強獲得感。
這次會議圍繞“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重點部署,強調要“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從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到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到發展銀發經濟,一項項舉措溫暖人心。
△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的孩子們。(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做好明年經濟工作,部署已經明確,關鍵在于落實。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會上的這一段話,傳遞了時不我待的責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
監制丨申勇 龔雪輝
主筆丨時冉
視覺丨陳括 張晶 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