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條的啟示意義,還在于我們將其設計成一種機制,轉變為一種理念,摸索出一套辦法,使其成為我們管理市場預期、承擔經濟大省責任的長效手段。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后,中國各省份的經濟工作會議也次第召開。年終歲尾,正是總結和展望的時候,大到企業集團,小到微型企業、個體戶,對新一年經濟形勢的判斷和經營策略的規劃,也都維系在各地對經濟工作的層層落實中。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明確“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為穩定全國經濟作出更大貢獻。由此,中國幾個經濟大省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得到了廣泛關注。而它們也不約而同、各有側重地推出了“經濟工作輿論引導”的部署。
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牢牢把握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指導性要求,旗幟鮮明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江蘇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明年重點要抓好的九項任務,指出要全面認識把握經濟發展中的趨勢性變化,做好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
山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在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等九個領域塑造新優勢之外,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第十條:在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上塑造新優勢。
這個頗具新意的第十條的內容是:及時發布權威信息,主動設置引導議題,妥善處置突發輿情,完善輿論引導機制,提振發展信心、改善社會預期。
由此可見,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之后,這項工作被推上了與經濟工作同向、同步和同頻的高度,這樣的局面近些年還是首次出現。
輿論引導的具體呈現便是經濟新聞,在日常生活中,公眾和市場主體主要通過經濟新聞和述評來認識經濟狀況,判斷未來走勢。經濟新聞不只是對已有成就的傳播,同時也是一種預期管理,是對未來的預測和把脈。
此次山東的“第十條”,將其擺在了和經濟政策同等的位置,并對經濟輿論引導做出了具體部署,釋放出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的意味。
我們認為,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輿論引導,有三個層面的認識需要重點把握。
一、提振發展信心,要認識到經濟新聞本身就是預期管理
新聞的定義,是報道過去和正在發生的事情,但經濟新聞不止于此,公眾通過新聞媒體認知經濟形勢,消除或減少信息不對稱,以此判斷商業機會,把握投資時機。對于經濟主管部門來說,則可以穩定預期,進而穩定經濟。
正確解讀經濟面和經濟事件,是經濟新聞的應有之義。尤其在經濟轉型期,及時準確的經濟新聞,一方面可以消除公眾因信息不對稱引發的恐慌,另一方面又能讓經營者對未來抱有安全感。
一個經濟事件,往往包含復雜的成因,表象之后是多因一果、互為因果,不能用簡單的邏輯、單線的分析、碎片化的信息來呈現,而是需要嚴謹的分析、層層遞進的邏輯來說明。
就像上市公司的股價反映著未來一樣,經濟新聞充滿著預期管理。在經濟環境預期減弱之時,信心比黃金還重要。而提振發展信心,其實就是引導市場主體準確把握宏觀政策方向,增強市場預期和自身發展預期。
經濟新聞之于預期管理,尤為重要的是政策解讀和勘誤。
由于人的認知水平的局限,對經濟政策和經濟事件的判斷,總是充滿了誤解。有誤解就要不斷地糾正、勘誤,這樣才能使人達致透徹理解。實踐中,我們的行業主管部門和公眾之間,需要順暢的溝通機制,經濟類媒體承擔著這個溝通功能。
我們當下所處的經濟環境,互聯網信息來源十分龐雜,公眾大量獲得的是碎片化信息,而信息解讀的只言片語又常常片面和極端,使經濟事件的內在邏輯被破壞,公眾研判經濟形勢就像過山車,被各種詮釋帶節奏。體現在股市上,一個錯誤的解讀,動輒會帶來相關公司和行業的市值遭遇重大挫折。
而股市的風云變幻、互聯網的調整轉型,時不時在網絡上掀起輿論風浪,放大公眾的焦慮情緒,干擾正常的經濟決策。企業經營者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中做決定,就必須辨別真偽,因而付出了較高的時間成本。
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完善輿論引導機制,更重要的是把很多工作做在前面,不是出了輿情再去想辦法應對。一個政令發布可能產生的誤讀,理應有前置的解讀和勘誤預案,由誤讀引起的市場波動,也需要及時地勘誤。
可見,及時回應公眾關切,仍是輿論引導中極為關鍵的機制,這個“及時”的背后,是一系列以傳播規律為準則的安排。但在實踐中,我們的信息公開機制還存在諸多盲區,對關鍵信息“語焉不詳、非必要不公開”的保守態度,常常是相關主管部門的選擇,因此常常在重大輿情爆發后倉促上陣,被動周旋。
二、以可信的邏輯解析,解釋統計數據和居民體感的溫差
日常的經濟生活中,相比宏觀上的結構調整、經濟增長,個體對經濟面的體驗更為細微,老百姓主要通過物價漲跌、工資水平和就業機會來感知經濟發展,宏觀指標的綜合性與微觀感受的分散性,天然存在著不對稱性。而這種不對稱性,需要以可信的邏輯鏈條加以解析。
2023年6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許憲春在其《透視中國政府統計數據:理解與應用》一書中,從理論梳理和實際應用層面,對公眾、學界和政策層最為關注的幾項政府統計數據——涵蓋GDP、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費、投資、進出口進行了釋疑解惑。其中包括,為什么統計數據與個體感受時有“溫差”,并常常成為公眾議論的焦點?
在許憲春看來,公眾的直觀感受和統計數據存在反差是普遍現象。不同的人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統計數據,對數據的感受當然是不一樣的。而這樣的現象,國外同樣存在,發達的經濟體同樣存在。
以CPI漲幅為例,中低收入人群的感受更可能產生反差。因為蔬菜、水果、豬肉等日用消費品的價格變動,老百姓會很敏感,而對家電、電腦、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的價格變動,則不易感覺到。計算CPI漲幅時,日用消費品和耐用消費品通常會放進一個籃子里計算。計算出來的結果,如果漲幅收窄了,而原因是耐用消費品降價了,日用消費品的價格沒變甚至還有上漲,那么中低收入家庭就會產生個體“溫差”,認為統計數據不準確。
可見,即便是報道一個常見的統計數據,其數據的統計方法和邏輯推導也至關重要。如果不能解析其邏輯鏈條,就常常會引發誤解。再比如GDP,它常常出現在各類經濟新聞中,但很少有人對GDP的基本理論、核算方法能解釋清楚。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內部外部環境都在劇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環境又千差萬別,這使得我們難以用一個通用的道理來解釋經濟萬象,因而必須以可信的邏輯讓公眾了解這種復雜性,才能使其在紛繁的市場環境中找到確定性,建立穩定的預期。
三、科普經濟學常識,引導公眾在波浪式前進中尋找商業機會
常常有人感嘆:我們這行,越來越不好干了!
當一個行業不好干了,說明其進入了新舊動能迭代期,行業平均利潤進入波谷,這本身就是經濟學規律在起作用,就像四季輪替,冬天和春天總是交織前行。從歷史的長周期看,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能持續輝煌,也沒有任何一個行業總是低迷。
經濟工作的輿論引導,理應要引導公眾認知經濟學常識,理解經濟周期,對經濟的波浪式前進習以為常,保持定力。
當前,以新能源汽車、光伏產業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正在迅速崛起,而以房地產及其關聯產業為代表的“傳統生產力”增速放緩,這種經濟結構調整必然會帶來震蕩,尤其是前者的增長動能不足以覆蓋缺口時,相關從業者的收入和信心都會受到影響。
一個處在結構調整中的經濟體,新舊動能轉換不可能嚴絲合縫,轉換總要經歷陣痛,這同樣也是客觀規律。而一個健康的經濟體,總是能依靠新興產業迸發的動能,來快速消弭這樣的陣痛。
以經濟大省山東為例,山東的產業結構底子厚、門類全,抵御經濟風險的能力就比較強。舊動能不斷退化,新動能接續生長,在同一個區域內,總是東方不亮西方亮,及時跟進這些變化的市場主體,總能嗅到新的商業機遇。
作為經濟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尤其是經濟大省,也有責任營造清朗的經濟輿論生態,向公眾和市場主體普及經濟學常識,以實事求是的、科學理性的態度來闡釋這樣的變化。
正如第十條所強調的,及時發布權威信息,主動設置引導議題,妥善處置突發輿情,這是我們做好經濟輿論引導工作的要義,這并非高深的理論,而是尊重經濟學和傳播學規律,并將其轉化為行動指引。而提振發展信心,改善社會預期,總是植根于公眾對經濟基本面的辯證認識??梢哉f,及時準確的經濟新聞,決定了公眾對未來的預期,決定了對經濟面的信心。
而第十條的啟示意義,還在于我們將其設計成一種機制,轉變為一種理念,摸索出一套辦法,使其成為我們管理市場預期、承擔經濟大省責任的長效手段。而對經濟工作的輿論引導,也絕不能為了引導而夸大渲染,更不能違背經濟常識而扭曲事實,那樣的引導不僅不能消解公眾疑惑,還會遭到市場反噬。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下,經濟工作的輿論引導確乎處于一個高度敏感的時期,無論怎樣小心翼翼,都將面對公眾的種種不解和誤解,唯有正確把握客觀規律,才能不慌不忙,從容有為。
因此,做好經濟常識科普,及時勘正政策誤讀,就是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