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楊寶玲張明陽報道
德州新聞網訊 “張書記,我們去年從鎮聚賢平臺分紅1.42萬元,風力發電項目收益4萬元,加上扶貧項目分紅、合作社農資配送經營等,村集體收益超過了7萬元。 ”1月2日上午,在丁莊鎮閆莊村,村黨支部書記閆秀華一盤點完村子去年的收入,立刻打電話給鎮黨委書記張振凱報喜。閆莊村共有224戶、876口人,2019年村集體收入僅有1.9萬余元,2020年,在鎮聚賢平臺幫扶的同時,積極開拓思路、謀求出路,通過屋頂光伏發電、合作社農資配送經營等多種渠道,增加集體收入。“有了這筆錢,去年戶戶通工程承諾給村民的補貼、村委會辦公場所提質提標都能落到實處。 ”
壯大村集體經濟,事關鄉村振興。丁莊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通過搭平臺、挖潛力、激動力,把借助外力與激發內力有機結合,瞄準短板和痛點,鎮村聯動,取得良好效果。包括閆莊村,全鎮27個村去年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了5萬元,其中14個村超20萬元。
丁莊鎮27個村中,有11個強村、7個弱村,其余都是中等村。這些弱村大多存在缺思路、缺資金、少項目的狀況,為破解這一難題,鎮黨委政府在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積極搭建平臺,構建全域黨建聯合體,促成強弱“聯姻”,抱團取暖,集聚資金資源等要素成立了聚賢投資有限公司作為鎮級運作平臺,調整產業種植結構,發展訂單農業,積極探索新發展模式,通過“公司+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整合資金43.7萬元,土地431.6畝,種植了200畝辣椒、200畝高粱、31.6畝水果玉米,統一提供種植所需技術、管理及銷售服務,年底根據所經營的農作物銷售收入進行分紅,擺脫了過去單一的農業經營模式,盤活提升了資金資源的收益率,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在實施過程中,鎮里確定11個強村與7個弱村對口幫扶,強村借給弱村啟動資金,年終獲益后,按銀行基準利率返還強村本金和利息,確保了這一模式順利運行。
在鎮域平臺運行的同時,丁莊鎮著力激活各個村莊的活力,召開壯大村集體經濟交流會,組織村黨支部書記到兄弟鄉鎮參觀學習,分享成績談經驗,瞄準目標找優勢,發展特色產業,營造起“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各村立足優勢,全部明確增收目標、列出發展計劃、制定作戰圖。其中,12個村表示村集體經濟收入力爭超過5萬元、11個村力爭超過10萬元、4個村力爭超過20萬元。后董村黨支部開動腦筋,拓寬思路,對村內原有河灘地平整改良,種植蘋果樹發包給農戶,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的突破。孫堤口、薛莊等村立足村情,盤活利用沉睡資產,創辦合作社、發展訂單農業、生態旅游等產業,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大劉、石莊等村莊立足蔬菜種植優勢,通過建設大棚對外租賃、發展規模化蔬菜種植來壯大集體經濟;董屠村在原有坑塘水面承包到期后,引進“魚菜共生”項目,實現了村集體收入再提高;許橋、小莊、郭葉等村莊,通過流轉土地種植夏大豆、利用活動場所屋頂安裝光伏發電系統等方式,達到了增收目標。
“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難點和痛點是能否找準‘路子’,在鎮域層面,我們堅持強弱聯合、抱團發展,針對村莊,鼓勵因地制宜、一村多策、摒棄盲目效仿、發展特色產業,目前看,效果不錯。 ”張振凱表示,下一步,丁莊鎮將繼續挖掘優勢資源,創新運營模式,鎮村聯動,打造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新引擎,助推全鎮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實現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