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瑋 喬慎
??? “看卞廟,贊卞廟,筑就四條金光道,土地倒包齊受益,閑房引進新制造,圍村河里財富撈,綠色銀行點鈔票,村級組織威信高,黨員群眾齊叫好……”近日,筆者走進邢侗街道卞廟村采訪,遠遠聽見村廣場傳來村民自編自演的快板聲。
推行反租倒包土地生財
??? 卞廟村東南4華里處,有一塊十畝多的責任田,由于離村較遠,分地時誰也不愿種,于是便成了村內生產四隊的機動地,前些年由生產隊按每畝50元的價格對外承包,收入歸生產隊內村民共有。今年,村黨組織在充分征求黨員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按每畝300元的價格將該地塊從生產隊收歸村集體,又通過公開競標的方式,按每畝500元/年的價格對外承包,不但村集體獲得了2000元/年的收益,而且生產隊內村民收入增加翻了六番。
??? “土地是農村最豐富的資源,眼下中央提倡發展家庭農場,我們要抓住這一機遇,整合土地資源,加快土地流轉,既為群眾謀利益,又為集體增收益。”村黨支部書記高世文充滿信心地說道。
租賃閑置廠房變廢為寶
??? “這里原來是村辦企業舊址,企業倒閉后便一直閑置,荒草長了有半人高。”走進依然掛有某實業公司牌子的廠房大門,高世文介紹說,但筆者看到的卻是機器轟鳴、工人忙碌的另一番景象。原來,為把這片閑置廠房盤活,村黨組織多次召開黨員會和群眾代表會討論,制定招投標有關事項,決定以2萬元起價對外招標。招標會上,一些有投資意向的村民熱情高漲,投標價格不斷攀升。最后,多年從事木器加工業的村民李世文以3萬元的價格奪標,投資100萬元上了指接木項目,年純收入300余萬元,解決本村剩余勞動力15人,使村民不出村便成了上班族。
??? “這活也不太累,家庭婦女就能干了,每月收入二、三千元,又不耽誤家里的活,真為咱老百姓謀福利了。”在工廠打工的卞廟村村民周海燕高興地說。
河道開發實現水里撈金
??? 卞廟村三面環水,一條面積約50畝的河道環繞在村莊東南西三面,既美化了村莊環境,又便于農田澆灌。但近年來,由于缺乏有序管理和相關設施配套,河道岸邊成了村民傾倒垃圾的地方。今年,縣住建局、縣府辦、郵政局駐卞廟社區工作組入駐后,瞅準了圍村河這一優勢資源,與派出單位積極協調,用管道將圍村河與百米外的引黃干渠聯通,同時協調挖掘機對河道及兩岸進行清理,使圍村河“死水”變“活水”,“濁水”變“清水”。村黨組織因勢利導,將50畝圍村河,按地理位置劃分成不同水面,分別以100元、200元、300元/畝的價格分包給6戶村民,種藕養魚,發展水產業,村集體每年增加集體收入10000元。
??? “釣魚休閑已成為一種時尚了,卞廟村環境好,水面大,發展觀光休閑游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有信心在駐村期間把這個產業發展起來。”駐村工作組組長、住建局黨組成員趙國良望著清澈的河水信心滿滿。
邊角經濟打造綠色銀行
??? 在卞廟村,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街道兩旁一棵棵碗口粗的國槐和一叢叢茂盛的冬青。據了解,卞廟村早在10幾年前就開始了村莊規劃,將房前屋后的閑散地收歸村委會所有。2006年,村集體為綠化美化環境,在街道兩側種植了6000棵國槐、冬青等綠化樹種。村內年老黨員自發組成養護隊,定期松土施肥,使所有綠化樹無一人為損壞。如今,7年前指頭粗的小樹身價倍增,每棵價值1000元左右。為擴增集體收入,村黨組織和駐村工作組共同商議,采取間伐間種的原則,每年有計劃地采伐拍賣一批成才樹木,再在原地種植一批國槐、白臘、銀杏等經濟樹種,保持村內綠化的持續性,并實現集體每年都有20000元左右的收入,使之成為取之不竭的“綠色銀行”。
??? 村集體經濟壯大了,卞廟村黨支部堅持造福于民,積極投資公益事業,讓村民充分享受集體經濟發展的成果。村黨支部利用集體收入,修建文化廣場和綜合辦公樓,成為群眾娛樂學習的好去處;在大街上安裝了路燈,對所有的胡同實行硬化,為群眾出行提供便利;安裝垃圾箱13個,購買垃圾清運車1臺,結束了垃圾亂丟亂倒的歷史。身兼卞廟社區村委會主任的高世文正準備把本村的發展經驗傳授給社區其他自然村,讓整個社區黨員群眾共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