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具規模的劉寨蔬菜大棚示范園
??? 德州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偉 孫守華)“今年西紅柿大豐收,北京、天津、河北的客商都來收購,西紅柿漲到每斤2.6元,一個大棚收入近8萬元,這不,俺今年又上了一個長120米、寬10米的大棚,種蔬菜大棚比打工強多了!”近日,宿安鄉前劉寨村村民路光勇高興地對筆者說。
??? 為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今年以來,宿安鄉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圍繞“穩增長、求突破、抓亮點、爭一流”的發展思路,采取廣播車下鄉、村干部下村、明白紙入戶等多種方式,營造發展蔬菜大棚的氛圍,把發展蔬菜大棚作為拉動當地農業產業的龍頭,在高品質蔬菜生產方面作足文章,“量”身打造現代農業新模式。
??? 為解除農戶種植蔬菜大棚的后顧之憂,該鄉實施三到位策略:一是銷售渠道到位。該鄉投資200萬元新建興達蔬菜交易大市場,市場占地30畝,集交易、冷藏、保鮮、包裝、深加工于一體,服務京津,是臨邑北部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場,輻射宿安鄉、臨邑鎮、理合務鎮周圍40多個村莊,兼具蔬菜生產銷售、種苗提供和種植管理技術于一體,為菜農提供了從育苗、移苗、技術、管理、銷售等一系列服務,完善產銷鏈條,為農民做好了配套服務。二是技術幫扶到位。該鄉狠抓種植技術培訓,定期邀請山東省農科院種植專家教授對西紅柿種植戶進行技術培訓,全程指導當地農戶,實施品牌戰略,注冊西紅柿品牌“泰銘豐”,打造西紅柿里的“精品果”,幫助農民摒棄傳統種植模式,拉升了當地西紅柿的價格,增加了農民收入。三是政府扶持到位。該鄉在廣泛的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宿安鄉關于2014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實施意見》,堅持“科技興農、特色富農”的發展思路,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中心,《實施意見》出臺惠農政策,每個大棚每米獎勵20元,鼓勵菜農繼續發展大棚。同時大力提供各種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為確保大棚生產、生活的可靠用電,該鄉加快了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進度,為劉寨、大孟等8個村莊的蔬菜大棚園區安裝變壓器2座,架送高壓線2000余米,低壓線1.5萬余米,總投入35萬元,并對菜農大棚、配電設備等進行了及時檢修排查,加強了電網薄弱環節的事故預想和應對措施,為蔬菜大棚示范園送上安全可靠的“暖心電”。
??? 上半年,該鄉有300個大棚進入采摘收獲期,每棚均產量約3.5萬斤,按市場價每斤2.4元計算,每棚平均收入8萬元左右,總計將為當地農戶帶來2000多萬元的收入。
??? 受種植西紅柿蔬菜大棚的利好因素影響,該鄉農民看到了大棚蔬菜生產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自發建棚,絡繹不絕。目前,在新建劉寨社區蔬菜大棚示范區,以轉包、出租、轉讓、互換等形式規范有序流轉的土地1800畝,新建大棚300余個,大棚長150米、寬20米,每棚占地面積5畝,大棚以種植西紅柿特色品種“粉果”為主,每棚可產西紅柿約4萬斤,每棚收益在12萬元左右,初步實現了蔬菜種植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