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守華
近年來,宿安鄉緊緊圍繞現代特色農業發展要求,以發展新型農業主體的為載體,以農業龍頭企業為依托,努力構建以特色農業為主導、高效農業為主體、休閑農業為補充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
蔬菜訂單產業效益初顯
“今年西紅柿大豐收,很多外地的大客商都興達交易市場收購,一個大棚收入近10萬元,這不,我今年又上了一個長120米,寬10米的大棚,種蔬菜大棚的經濟效益可比打工掙錢強多了!”10月5日,大孟村孟昭亮樂呵呵地對筆者說。
隨著宿安鄉興達蔬菜批發市場投入使用,該鄉依托興達蔬菜批發市場,進一步拉伸產業鏈條,成立臨邑興達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為農超對接搭建平臺,積極發展訂單農業。目前,興達蔬菜市場與北京的物美超市和家樂福超市簽訂收購合同,日供應量10萬斤,因當地西紅柿供不應求,當前的西紅柿收購價格已突破每斤1.6元,超過本地超市價格,吸引了周邊鄉鎮及商河縣、陵縣等地大量西紅柿種植戶到興達批發市場銷售,進一步帶動周邊西紅柿種植戶擴大建棚的積極性,為宿安鄉蔬菜產業發展的集約化、現代化、產業化打下了堅實基礎。
受蔬菜訂單產業利好因素影響,該鄉農民看到了大棚蔬菜生產帶來的巨大商機,自發建棚,絡繹不絕,北京、河北等地的蔬菜收購商絡繹不絕,農民建棚的熱情不斷高漲,預計年底可完成建棚500余個,屆時將為當地農民年增收5000余萬元。
特色旅游農業悄然形成
“我們把對空心村的改造,作為重要的機遇,借此機會對俺村進行了整體規劃,對村內閑置房屋進行整平,種上蘋果、桃子、梨、草莓等各類果蔬;規劃旅游主干道,開發魚塘,設置垂釣中心+活魚館,發展水上旅游;配齊茶廳、棋桌等服務設施,通過特色旅游農業來增加老百姓收入。”10月8日,崔家村支部書記崔金棟對筆者說。
為實現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該鄉集中力量發展生態旅游觀光業,以田家村、崔家村為中心,打造特色旅游觀光農業。目前,田家生態園主體建設竣工,該生態園采取轉租、承包、入股等方式成功流轉土地300余畝。田家生態園辦公輔助設施全部完成,30余畝的生態采摘觀光園內移植蘋果、桃樹、櫻桃等優質樹苗2400余棵,種植200多畝富硒“黑色小麥”和“綠色小麥”原種,集農作物種植、優質果木觀賞采摘、休閑娛樂、觀光旅游于一體;崔家生態園已完成前期規劃,目前已與村民簽訂協議書,村內老舊房屋正在按計劃進行拆遷。
特色種(養)遍地開花
“看到五龍堂村的村民種植冷棚葡萄,當年就收回了成本,真讓人眼饞!這不今年我帶頭在村里建了2個冷棚種葡萄,帶動了16戶農民建起了24個冷棚,當年就回收了成本!”該鄉黨家村支部書記董春武樂呵呵的對筆者說。
為進一步發展村級經濟,增強群眾的增收致富本領,宿安鄉對有發展特色種(養)殖意愿的農戶提供技術、資金幫扶,極大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的創業熱情。高辛社區、劉寨社區及許寨社區新發展拱棚葡萄種植100余畝,實施“葡萄+菠菜+茴香+甜瓜”混搭錯季種植;許寨社區發展綠化苗木種植面積達500多畝,畝均收益3000余元;魏家社區新引進烏蘇里江雪白狐、澳大利亞藍狐等名貴品種,發展成為集繁育、供種、養殖于一體的動物綜合養殖基地;宿安社區的甲魚山羊生態混養園養殖山羊近千頭、甲魚3000余只,年收入200余萬元;耿樓社區發展七彩山雞養殖,目前存欄量1.6萬余只。
“發展才是硬道理,農民富了才有說服力,我們要創新思維,打破常規,放棄小農觀念,普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業理念,真正讓廣大群眾走上致富快車道!”該鄉黨委書記孟憲峰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