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主題是“規律睡眠,健康未來”。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想要擁有良好的睡眠,首先應避免常見誤區。”德州市中醫院西院區腦病科主治醫師李娜說。
很多人有這樣的習慣:半夜醒來睡不著,就一直躺著,翻來覆去,有時整夜睡不著,只能眼睜睜等著天亮。李娜建議:對很多單純失眠的患者來說,從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入手很有必要,要自己建立床與睡眠的良好反射——有困意上床睡覺,沒困意別躺著。起來伸伸懶腰、做做簡單的家務、看看書,有困意時再去睡覺。但千萬不要玩手機、看電視,因為光線刺激會加重失眠。
“不能把睡眠時間長短作為睡眠好壞的標準。”李娜說,因為個體差異的原因,有些人可能睡6小時就能恢復體力,而有些人則可能需要8小時。判斷睡眠質量,要看早上醒來后是不是體力、精力都得到恢復,頭腦是否有清醒的感覺,白天工作是否有效率。“當上述這些都可以用‘是’來回答,那么就證明你有一個高質量睡眠。“李娜說。
長期失眠的人少不了這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己覺得哪種藥好就吃哪種,睡著了就停藥,睡不著就加量,導致藥越吃越多,失眠卻越來越重;還有一類人即使整夜失眠,也因擔心藥物有副作用,寧愿做理療,也不愿意用藥,導致身心俱疲。失眠與睡眠生物鐘紊亂、老年人活動少以及身體慢性病等都有關系,單純依靠習慣、做理療等調整很難解決問題,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不濫用藥也不要不敢用藥。李娜解釋說,藥物都有副作用,但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的合理劑量內,極少有嚴重不良反應情況。
□本報記者滕璐本報通訊員王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