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龍
近日,筆者走訪了中心城區幾個改造后的老舊小區,發現存在幾個比較常見的不文明現象:個別車輛占用消防通道,垃圾桶周圍、花壇中果皮紙屑時有出現,單元門口隨意停放、飛線充電的電動車仍然存在。老舊小區改造,完善了缺失或不足的硬件配套,但如何使整飭一新的小區長久“保鮮”?除了物業公司加強管理,更需提升居民的文明意識。
健全文化制度,引領新風正氣。制度對保障社區文化建設持久、健康開展具有一定的約束力和控制力。要充分發揮自治章程、居民公約在規范公序等方面的正向激勵作用,促進法治、德治、自治有機融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居民公約之中,圍繞孝順父母、兄弟和睦、鄰里相助、誠信守法、勤儉節約,全面推進居民公約等修訂完善,培養居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時,積極搭建民意協商平臺,如齊河縣晏城街道通過“馬扎議事會”的方式,暢通表達心聲的渠道,增強居民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
豐富文化活動,營造和諧氛圍。社區文化活動,是社區風尚、社區精神面貌和社區人際關系的重要體現。如今,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臨邑縣通過把各項文化活動從線下搬到線上,讓群眾隨時隨地享受到“云上”文化。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通過微信群、QQ群、“微鄰里”等載體,增強社區居民從“指尖”了解社區、融入社區、建設社區的積極性。要加強社區文化陣地建設,完善書屋、文體場所、健身器材等文化活動場所,豐富社區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通過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開展“接地氣”的民俗活動和文化娛樂活動,舉辦“好鄰居”“好媳婦”“最美家庭”等評比活動,營造和諧友愛的氛圍,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層落細落實。
塑優文化環境,展現精神風貌。社區環境文化是社區成員價值觀、精神面貌的外在展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從看得見、摸得著、見效快的問題入手,對社區人居環境進行整治,做好城市社區綠化美化凈化、垃圾分類處理、噪聲污染治理等工作。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區建設,清除“亂、臟、差、暗”,推進“亮化、硬化、綠化、美化”工程,營造平安、干凈、整潔、宜居的家園。同時,要利用社區設立的宣傳欄、電子屏等,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等形式,展示、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有關法律規范等,讓社區居民耳濡目染,激發對安全的重視、對綠色的呵護、對新風的追求、對正氣的崇尚,使其文明素養在“潤物細無聲”中得到提升,形成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社區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