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市農技推廣與種業中心高級農藝師駱蘭平、市農科院高級農藝師趙同凱,講解2021年秋收秋種技術指導意見。
針對農戶擔心小麥播種晚會造成嚴重減產問題,農技專家表示,播種和管理方法得當,晚茬麥也能豐收也能高產,并給出詳細指導意見。
對于晚播小麥建議采用“四補一促”的晚播小麥應變技術措施。一是選用良種,以種補晚。當播期超過適宜時期后,在保證安全越冬前提下,選用適當早熟的半冬性品種。二是提高質量,以好補晚。在提高整地和播種質量上下功夫,打好播種基礎。適當淺播,播種深度3~4厘米,防止播種過深導致出苗偏晚、苗小苗弱。三是增加播量,以密補晚。依靠主莖成穗是晚茬麥增產的關鍵。要根據不同播期、不同地塊和品種確定適宜播種量,一般每晚播2天,畝播量增加0.5公斤。四是增施肥料,以肥補晚。適當增加施肥量,氮、磷、鉀平衡施肥,特別重視施用磷肥,可以促進小麥根系發育,促進分蘗增長,提高分蘗成穗率。五是科學管理,促壯苗多成穗。早春返青期鎮壓劃鋤,提高地溫,促進小麥早發快長。狠抓起身期的肥水管理,促弱轉壯。
小麥生產“七分種,三分管”,確保整地和播種質量是關鍵,要做到寧可晚播,也要適墑播種。要防止盲目搶耕搶種,避免因土壤偏濕造成播種質量差,影響出苗質量。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記者|鄧靜
編輯|李榕
審核|朱代軍 終審|尹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