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正月初二,凌晨4點半,多數人還在睡夢中,位于德城區運河街道虎倉路附近的德州市城管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清運一大隊院內,已經是一番忙碌景象。垃圾壓縮車發出的轟鳴聲,環衛工人們互相拜年的祝福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靜。檢查好車輛狀況后,大家分頭前往各自服務的轄區清運生活垃圾。
5點左右,記者來到了位于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八里莊盛世華園小區內,垃圾清運工人宋會敏和搭檔李義兵正在將裝滿生活垃圾的垃圾桶裝到清運平板車上。
只見她用腳抵住桶的底部,雙手一拉把手,約么二三百斤重的垃圾桶被半抬起,借助底部的一對輪子,拉向平板車。不到3分鐘,8個滿當當垃圾桶全部裝上了車。尚未吃早飯的宋會敏臉不紅氣不喘,馬不停蹄趕往下一個垃圾桶收集點。
八里莊盛世華園小區有居民3000余戶,垃圾桶放置點有31處,300升的垃圾桶100余個。宋會敏和李義兵一人一輛平板車,跑六七趟才能將所有的桶運出去。
“垃圾壓縮車在各個清運點循環作業,我們要趕在車來前,把所有桶運到位,我們耽擱了就會影響別的點。”宋會敏說,他們之所以這么早上崗工作,還是為了搶時間,“這附近有小學幼兒園,工作日里,7點以后路上車就多了,為了能保證及時清運干凈,也不影響市民出行,我們必須得早干。”
大約50分鐘,宋會敏二人將所有的桶運到了清運點,垃圾壓縮車也很快到來。他們熟練地將桶掛到壓縮車上。按下按鈕,伴隨著發動機轟鳴聲的加大,兩桶垃圾順利被倒入車廂。在車燈光的映照下大量塵土揚起,一股嗆人的酸腐味直沖鼻腔。但是他們沒有后退、閃躲,而是第一時間將空桶摘下再掛上滿的桶。宋會敏邊干邊說,冬天氣溫低,味道不沖,夏天垃圾經過一夜的高溫發酵后,味道尤其“上頭”,有的還往外濺黃色的臟水。
只裝了30多桶,垃圾壓縮車就滿了。“過節前后的垃圾量很大,這幾天都是要等壓縮車再來一趟才能全部清運干凈。”她告訴記者,壓縮車一來一回至少要1小時,這個時間他們也不閑著,把空桶放回原處,再在小區轉轉,有垃圾就再運一趟。
出門時還是掛滿星的夜空,如今天空已經微微泛起魚肚白,宋會敏和李義兵干得熱火朝天,身上一點沒覺得冷,反而已經出汗了。
今年42歲宋會敏,從事垃圾清運工作3年。她認為,自己這份工作雖然臟點、累點,但很有價值。因為當看到所有垃圾被清運一空,小區環境變得干凈整潔,會有種成就感。她笑著說:“垃圾少了環境好了,居民住得舒心,有時會遇到有人說聲‘辛苦了’,就會覺得挺開心、挺感動。”
春節期間,市環衛服務中心1600余人堅守崗位,“城市美容師”們用默默無聞的付出,換來了城市干凈美麗的環境,讓市民在舒心、舒暢的氛圍中過了個好年。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編輯、記者|石秀秀 通訊員|高靜 翟天利
審核|王秀青 終審|楊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