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崔國蓮走進重慶秀山,短短半年間,診治患者800余人次,參與手術200多臺,尤其是針對女性患者的診療,幫助眾多婦女擺脫了病痛的折磨,生活重回正軌。半年支醫到期后,面對當地的挽留,她毫不猶豫地選擇留下,“想讓更多人的臉上重新露出笑容。”
崔國蓮來自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副主任醫師。2021年6月受單位委派,成為魯渝協作衛生戰線中的一員,在重慶市秀山縣婦幼保健院婦科從事支醫工作。
初進秀山,在經歷了短暫的新鮮感之后,隨之而來的各種生活不習慣,讓崔國蓮一度十分不適。為了盡快進入工作節奏,她給自己制定了工作和生活計劃,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主觀能動性,更好服務當地患者。
從婦科門診開始,她提出規范性“三階梯”宮頸癌篩查,提出治療不是目的,宣教是關鍵,篩查是根本,要做到防大于治,防患于未然。同時,指導醫生進行系統化的診療和操作,對于初篩陽性患者做到充分的解釋和溝通,這樣的做法既減輕了病人的恐慌心理,又減少了過度診療的費用。
在工作中,她發現當地很多女性的避孕觀念淡薄,于是提出“PAC流產后關愛”流程,并建議術中即刻落實“放環”手術或術后口服高效避孕藥,這樣既避免了再次非意愿妊娠,也節省了重復手術的費用,從而保護了女性的身心健康。
另外,她還發現當地有很多輸卵管結扎后的婦女渴望再次生育,也有因輸卵管梗阻、積水等等問題的不孕患者需要診治,為此,她帶領婦科團隊首次開展宮腹腔鏡聯合輸卵管復通手術,現累計此類手術20多例,已有13例患者圓夢成真。尤其是,還在當地首次開展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加修復整形手術,在解除患者病痛的同時,還保護了她們的生育功能。
秀山縣地處山區,通往各個鄉鎮的道路兩旁都是懸崖峭壁、蜿蜒曲折,村民看病麻煩,為此崔國蓮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參與下鄉義診等公益活動。
月經失調、婦科炎癥、多囊卵巢綜合征等病因復雜,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如果沒有早期系統的管理和診治就會造成嚴重的并發癥,例如不孕不育、內膜病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她秉承患者至上的原則,每逢遇到這樣的患者,總是詳細詢問病因,耐心講解疾病危害,周密制定診療方案。
曾經一個50多歲的女性,絕經2年,間斷性尿頻尿急、心悸、睡眠障礙,晚上只能睡2-3個小時,多次就診均按尿道炎治療無效。崔國蓮接診后,意識到病因系絕經后激素降低所致,遂給予激素替代治療后癥狀明顯改善。還有一個圍絕經期患者因精神抑郁導致家庭近乎破裂,她向患者及其丈夫耐心講解抑郁的原因和需要面對的問題等等,最終丈夫意識到患者情緒皆因疾病引起,他倍感愧疚并且表示一定積極配合妻子共渡難關。
這樣的例子,半年多來已不勝枚舉,當地更是不少女性患者指名希望崔國蓮接診。因為崔國蓮醫術高超、服務貼心,有人復診時帶來了土特產及紅包,都被她婉言謝絕。在崔國蓮心里,“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安慰,總是去幫助”既是從醫誓言,更是職業準則,患者的笑容便是對付出最大的收獲。
半年的支醫行將結束時,秀山縣婦幼保健院院長提出,希望崔國蓮能夠繼續留下來幫助開展相關工作。短短半年,崔國蓮不僅服務患者,還在建設查體中心、嚴把病歷質量關等方面建言獻策,大大提升了醫院的整體水平。面對秀山的挽留,崔國蓮也是毫不猶豫,半年的支醫已經讓她對秀山有了感情,尤其是當看到基層醫院的不足與差距時,她更感覺重任在肩,她愿盡最大努力,在有限的時間里,為秀山的健康事業做出更多的奉獻。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通訊員|朱帥 編輯|石秀秀
審核|王秀青 終審|楊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