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可祝
一間病房3張床,靠近房門的病床上住一位70多歲的老人,血栓,運動性失語。陪床是他的兒子,一個50多歲的中年人。
剛入院時,老人連舌頭都伸不出,幾乎不會說話,“啊,啊”指這指那,點頭、搖頭,表達自己的意愿。藥物治療的同時,康復科的醫生每天來給老人做語言康復。幾天后,老人竟能偶爾說出一兩個詞語來,這給了中年人莫大的信心。此后便在醫生走后,有意無意地逗老人多說話?!斑@是什么???”“早上吃的什么???”“咱家是哪兒的???”“我叫什么名字?”“咱家幾口人?。慷际钦l???”……
如此語言,同和一個3歲娃娃在對話一般。起初,老人有些羞澀,但經不住兒子的執拗,便艱難地回答。每有答對,兒子的欣喜就溢于言表,抱著手機沖到走廊上,歡快地向家人匯報:又會說什么什么了。真是興奮啊!周圍所有的人都受到感染,為他們高興。
見到如此場景,恍惚間,就覺得人生真的有輪回,且時刻在上演。
50多年前的老人該是初為人父的青年吧?彼時的他面對咿呀學語的兒子,心里定是充滿了無限的憐愛,他定會牽著兒子的手,四處的指著這里、那里,告訴他這是什么、那是什么。當粉嫩的小嘴里彈出似真非真的言語時,他也定是歡喜得不得了的,也定會眉飛色舞地告訴家人,兒子今天會說什么什么了,一如今天走廊上的兒子。
當年的青年已滿頭白發,腿腳不便,兒女早已成人成家,離開了他的庇護。忽一天,父親就不會說話了,“復制”了當年的兒子。很自然地,兒子就承擔起當年父親的角色。
似在報當年的撫育之恩,但這煙火凡塵中的親情是報不完的啊!于是,溫馨的骨肉情便以一種似曾相識的情景再次出現。
唯如此,才覺人世延綿不息的根脈就在身邊,一代又一代。如是,便覺紅塵戀戀,令人難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