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云
母親對二十四節氣比較重視,同時又是一位對吃頗講究的人。她自編的有關的順囗溜很長:“谷雨香椿立夏苦(苦,是指苦菜),五臟六腑是大補。冬至餃子夏至面,來年時節好相見。冬至餃子數九暖,夏至涼面消烈炎……”我只記得這幾句,后面的都忘了。
每當母親念她的順口溜時,我們就知道,家里又要改善伙食了。而印象最深的便是冬至吃餃子。
剛立冬,就盼著冬至的到來,經常問:“娘,哪一天包餃子?”問煩了,母親便嗔怒道:“早著呢,別盼了!”往往頭一天剛說了這句話,第二天中午放學回家,便看到滿滿兩蓋簾餃子擺在風箱上。我們便一個個乖乖地圍坐在小飯桌前,等著胖嘟嘟、熱騰騰的餃子端上桌來。
物資匱乏的年代,面粉難得,吃一頓餃子非同尋常。記得有一年,離立冬還有五天,我就迫不急待地問母親哪一天吃餃子,母親說還早呢。就在我快失去耐心時,它便出現了。
清楚地記得那天是周末。早晨我睜開眼睛,外間屋就傳來母親剁餡的聲音。刀與菜板碰撞發出的有節奏的聲響,像一曲嘹亮的起床號,把我從睡夢中喚醒。我一骨碌從炕上爬起來,快速穿好衣服,趿拉著鞋去一探究竟。撩開門簾,眼睛投向菜板,急切問母親:“娘,咱家今天來客人?”
“大驚小怪的,咱家今天不來客人,包羊肉餃子過冬至。”母親依舊忙著,并不回頭,緩慢的語速里帶著慈愛。
那時我還沒學會包餃子,但眼睛卻全程跟隨。母親對吃有著獨到見解。她認為,吃,盡量以原汁原味為主。因此,我家做菜、調餡,從來不放味精。
母親調餡亦很簡單,將切碎的蔥、姜以及剁好的羊肉、白菜放在盛餡的盆里,倒入適量油、鹽和醬油,又放入一小袋十香面。母親做餃子,格言是“餃子好吃不好吃,全憑攪餡的功力”。可見,攪餡是調餡的重頭戲。
母親坐著小馬扎,手里拿著一雙筷子,順時針沿著一個方向開始攪餡,一圈又一圈,比飛奔的車轱轆轉得還要快,看得我眼花繚亂,好像無數個圓圈疊加在一起,組成了一張密不透風的網。不知攪了多長時間,我在旁邊看得都不耐煩了,母親才停下來。這時盆里已分不出哪些是菜,哪些是肉,它們混在一起,親密無間,成為一體,既養眼又走心。
“真好吃!”吃著熱騰騰的餃子,我們一個個嘴里不停地大聲念叼著。母親笑了,說:“冬至餃子數九暖。”
母親知道,僅是吃餃子就已經把我們高興壞了,吃羊肉餃子實屬罕見,又豈止是數九暖?她把冬至這頓罕見的羊肉餃子做成人間至上的美味,永遠地留在我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