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一場纏綿悱惻的雨,寒意漸濃。午后,陰轉晴。沐浴在溫軟的陽光中,捧讀林清玄先生的散文集,方感歲月靜好。
書中寫道:“人世間的波折其實和果樹一樣。有時候,我們面臨了冬天的肅殺,卻還要被剪去枝椏,甚至流下了心里的汁液。那些懦弱的就不能等到春天,只有永遠保持春天的心情等待發芽的人,才能勇敢地過冬,才能在流血之后繁枝滿樹,然后結出比剪枝前更好的果。”讀到這里,不覺想到近期生活中各種不如意:個別家長的無視讓人心生煩惱;待優生的成績令人堪憂;繁瑣的工作焦頭爛額……一度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甚至自我迷失。可憂憤、自省后重新振作,“受傷的地方生長思想。”我聊以自慰。無論處境如何艱難,都要咬牙堅持,不斷修正自己的處事方式,嚴于律己,謹言慎行。盡管身處凜冽寒冬,也要時常保持對春天的期許。“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林清玄先生總是用最樸實無華的文字,給予人們力量,告訴我們簡單的真相:“人生,容不得荒廢寶貴的光陰,曾經的我們太注重結局,而忽略了生命的過程。與那些溫暖而充滿力量的文字相遇,在無助的時候得到慰藉,在懦弱的時候收獲果敢,在傷悲的時候停止哭泣。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仿佛在林清玄的生命之中,就不曾有過羈絆、有過挫折、有過傷感和憂郁,他總是在一草一木之中,發現生命的美好,發掘塵世的美麗,然后娓娓道來,不疾不徐,從容淡泊,語笑嫣然。一個作家眼里的世界,一花一葉,一山一石,均力透紙背,觸動讀者的心扉。
一直自詡也是熱愛讀寫之人,可循環往復的生活消磨了創作的熱情;難以自控的惰性讓靈感稍縱即逝;生活的磨礪讓柔軟的心日益粗糙……林先生的文字如一記重錘讓我驚醒,“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潛心修煉,知行合一。
因為欣賞林先生的寫作風格,陸續讀了他的散文集《蓮花開落》《溫一壺月光下酒》等。林先生的語言清新淡雅,寓意深刻,他的參悟之道往往帶給人通透感。□張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