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漫長的農耕生活史上,牛是最早被馴化的動物之一,同人們生活密切,與馬、羊、豬、狗、雞合稱六畜,“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是人們美好生活的目標。牛具有中華民族吃苦耐勞、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優良品質,備受先民的推崇與喜愛,牛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二,是十二屬相中形體最大的動物。
中國民間有“打春牛”的風俗,也叫“打春”。唐、宋時起,立春日,各州、縣衙門用桑木做成骨架,再用黃土和成泥巴,塑成一頭“春牛”,由州、縣官主持,用紅、綠絲線或彩綢編成的“春鞭”打牛三下,稱為“打春”。“打春”寓意讓春牛勉于耕種,為人們換取好的收成。州縣官吏手執春鞭鞭打春牛的腹部,泥塊破裂,人們搶著撿回家和上水,涂于灶臺可不生螞蟻,涂于牛棚可使六畜興旺肥碩。還有人將碎塊泡成稀泥在門上書寫“喜”字,據說這樣可阻止惡鬼進門。鞭打春牛的活動寄寓了百姓對春天的美好向往,正像州官鞭打春牛時念的詞: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羊開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豐登,六打六合同春,七打七星高照,八打八方吉祥,九打九州太平。
人們以牛來耕地、負重及做交通工具,牛被馴化成了人們得力的幫手。古人認為牛是力量的載體,象征雄壯、威武和兇猛,有些地區人們將牛作為圖騰崇拜,以牛角、牛頭作為裝飾。在有些地區,人們以斗牛為樂,在斗牛士與勇猛的公牛的對決中體現人的強悍,西班牙的斗牛全世界聞名。
在人們的意識里,牛總是給人一種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印象,牛堅強有耐力,踏實肯干,樂于奉獻。“塊塊荒田水和泥,深翻細作走東西。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臧克家這首著名的詩形象而又深刻地道明了勤勞踏實、默默無聞,樂于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的老黃牛精神。深圳市政府門前的拓荒牛是深圳的一個標志。35年前,深圳的創業者們就像這頭拓荒牛一樣,任勞任怨,無私奉獻,把一個貧窮的邊陲小鎮,開墾成為一個國際性現代化城市。“拓荒牛”代表的,正是深圳的這種開拓、勤勉精神。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的名言,他甘做人民的“孺子牛”。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付出的是力氣。
牛在農耕時代的確是人們的好幫手,據說蚩尤部落農耕時代就使用上了牛,從原始的刀耕火種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鐵犁牛耕,牛為人們奉獻了幾千年。尤其在新中國建設時期,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更是那些老黃牛、開拓牛和孺子牛們不怕吃苦受累,樂于犧牲和奉獻,積極進取,我們的祖國才變得富裕和強大起來。
在古代的戰爭中,一些軍事指揮者也利用牛的勇猛來攻擊敵人,在兇猛的公牛尾上綁上炮仗,點燃,催促牛群發瘋般向前奔跑,火牛氣勢洶洶,沖散、擊潰敵陣,這就是著名的“火牛陣”。三國時的軍事家諸葛亮還發明了“木牛流馬”,幫助軍隊運輸物資和糧草,極大地提高了物資供給能力。
中國人民的勤勞勇敢鑄就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牛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絢爛的一筆。在青銅器上就有牛的抽象紋飾:彎彎的牛角,大大的耳朵,圓圓的眼睛。古代帝王祭祀有“太牢”與“少牢”之分,牛是必供的牲畜,“犧牲”一詞就來源于此。許多農諺俗語里就流露著人們與牛的關系,如“一頭牛,半個家。”“二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炕頭。”“耕牛是個寶,農家離不了。”
更有一些文人學者們創作了大量的以牛為題材的書畫詩作,使得牛文化不斷傳承與創新。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千年流傳,漢代就有“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的詩句流傳。“溪清喜不污牛腹,豈畏踐霜寒墮趾”“勿言牛老行苦遲,我今八十耕猶力。”宋代陸游的《飲牛歌》就贊揚了牛的吃苦精神。宋代梅堯臣寫耕牛“破領耕不休,何暇顧羸犢。夜歸喘明月,朝出穿深谷。”高啟在《牧牛詞》寫道:“牛上唱歌牛下坐,夜歸還向牛邊臥。”。
漢語中關于牛的詞語就太多了,既有褒揚夸贊的,也有嘲諷貶低的,生動活潑,愛憎分明。形容藏書多,有“汗牛充棟”,形容數量少有“九牛一毛”,花大力氣說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說某人囂張用“牛逼哄哄”,說做事慢用“老牛破車”,說考慮事情思路狹窄用“鉆牛角尖”等等,生動形象,說人笨用“蠢牛”,說某人本事大用“牛人”,太多的詞語就不再一一列舉。
子鼠入地,丑牛神起,時光已進入庚子年的臘月,辛丑年正牛氣轟轟地走來,祝愿大家牛氣沖天,福運滿滿。□何德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