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家里,養著一盆榕樹盆景,那是前院老伯送給我的。老伯酷愛養花,尤愛榕樹。后來老伯得了絕癥,還依然在給他的花澆水施肥,只到最后,他實在顧不上他的花了。老人去時,其它的花大多枯死了,只有那株榕樹頑強地活了下來。那株榕樹他足足養了二十幾年,也算是他家的“花王”了。老人臨終前,我去看他,已是水食難進,他對我說:你把那盆就搬去吧,我真的養不了。我領會了老人的心思:他希望那株花能活下去。那是他倔強不屈的生命的延續啊!老人走后,我就搬了過來。
??? 我時常去凝望那株榕樹,那是一株極其蒼勁古雅的榕樹,露根裸骨,穩重雄茂,氣勢磅礴,頗顯穩重渾厚之態,又有先聲奪人之氣。恍惚中,恍若仰臥在古原蒼野,參天古榕遮天避日,枝柯間湛藍的天空間,群鳥穿行,流云飛轉,我就是樹下一個思索著的生命……
??? 我其實是看了他滿院的花才對養花產生了興趣,后來就學著養,老伯健在的時候,我經常去請教養花的知識,老伯總是不厭其煩,還經常幫著我育苗施肥,老伯說,養花簡單,但要養好花,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做什么事都一樣,要做就要做好,你別小看養花,這里面蘊含著無窮的奧妙,這里面既有書法中的起折回承,又有音樂中的抑揚頓挫。榕樹為什么被很多人喜歡,一是它生命力頑強,易成活,更主要的是它可塑性強,一是它的枝中生長極快,最主要的是它的根了,每逢高溫多雨的天氣,它的氣生根就如“江河直下,一瀉千里”,幾天就可觸地,一旦觸地,就會迅速地增粗,逐成干,干上的枝中得到了養分,就會蓬勃成一個樹冠,又落根,又成干,枝又萌發,所以在溫暖潮濕的南方,常有一棵榕樹綿延幾里,構成獨木成林的奇觀。而在北方,由于氣候的原因,榕樹的生長就慢多了,既使冬天請進溫室,也幾乎是停止了生長。但是,一旦氣候適宜,它就開始萌動生長,尤其是榕樹的根,遇到高溫多雨的天氣,就從枝上、干上鉆出乳白色的根,向下曲折蜿蜒,頗似仙風道骨的長須。可北方的天氣無常,幾天就干燥了,它的根也停止了生長,逐漸萎縮,最后是完全失去了水分,像一把枯草,倒懸在樹上。但神奇的是,一旦那種適宜的氣候再來時,那一根根枯根又會復活,從末端長出乳白色的根,開始新一輪的生長,在北方,一根根往往要重復數次,才會觸地。正是無數次的重復復活生根的過程,才塑造出榕樹的蒼勁古雅之姿。
??? 老人一生可謂坎坷,先后經歷了幾次致命的人生打擊,一是他的愛人在生完小女兒后,落了個終身的疾病纏身,生活不能自理,二是他的大兒子風華正茂時得了絕癥,過早地離開了他,三是他個人晚年又得了絕癥。或許正是一次次的打擊,讓他的生命更加地頑強和不屈,他一次次堅毅地面對,勇敢地生活著。老人常說:一株花養的時間長了,和人之間是有靈性的。我沒有真正領會透這句話的意思,但我真真正正感受到老人和那株榕樹,有著共同的性格,共同的堅毅和不屈。那是兩種生命之間的對話,相互感染,相互激勵。
??? 一株榕樹如此,人的生命亦如此,在生命成長蓬勃的同時,會有無數次致命的重創和打擊,把你所有生命的希望徹底的摧毀,就如同榕樹那徹底喪失水分的根,連微風和蟲蠅翅膀的扇動都會讓你無助而可笑的顫栗。然而,信念如磬,堅忍不拔,把握天地間的每一次恩賜,去成就豐瞻的生命。
??? 作此文,為祭,給老人。為勵,給自己。 (市中街道)□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