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德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樂陵市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2021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17億元,增長11.96%;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6.19億元;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70億元,增長10%。
政治引領不斷強化
●1042個自然村合并為130個行政村●創新實施“紅色微服務”進社區,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持續提升●獲批創建全省新時代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示范市●部門、鄉、村實現巡察全覆蓋
樂陵著力打造四大產業園區,以雙招雙引、科技創新為動力,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產業升級——聚勢提升 奏響工業強市最強音
●106個重點項目快速推進,20個項目列入省級重點關注項目●全年新簽約過億元項目13個、總投資111.5億元●金麒麟獲批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泰山體育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80家企業入選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
制造業陣地持續鞏固?
●化工產業園獲批國家級智慧化工園區●泰山體育(國際)產業園三大智能制造項目順利實施●星光食品(國際)產業園安井食品、曉麥鋪等項目開工建設●模具五金產業園主體完工●調味品產業園建成投用
鄉村振興亮點紛呈?
●啟動85萬畝“噸半糧”示范區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新創業中心建成啟用●《樂陵小棗優勢產業培育方案》獲省政府批復●希森馬鈴薯爭創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入選全國玉米全產業鏈典型縣、全省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3個鄉鎮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
改革創新全面深化?
●“樂辦好”品牌持續擦亮,與168個市縣建立審批協同關系●國企資產總量、投融資規模分別超200億元、120億元●寧樂慶協同發展深入推進,寧樂慶體育產業聯盟正式成立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總投資14.7億元的民生實事“十樂”工程順利推進●東部片區城市更新全面啟動,拓寬城市框架5平方公里●城區全域基本實現雨污分流●新第二中學啟動建設,義務教育家長滿意度德州市最高●婦女兒童醫院、精神衛生防治中心投入使用●疫情防控堅決有力,新冠疫苗基本實現“應接盡接”●獲批國家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貸款不良率保持德州市最低●獲批省級食品安全市●信訪、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
□本報記者于斌
“2021年,樂陵在德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把雙招雙引、科技創新、農業現代化等工作作為跨越發展的關鍵之舉、首位工程,按照產業化、集群化、關聯化、園區化發展思路,頂層設計、優化平臺、完善生態、健全機制、凝聚合力,主動走出去,大力引進來,培育優質營商環境,注重三產融合,力求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市委書記王曉勇說。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2021年,樂陵進一步推動重點項目落地建設,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全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17億元、增長11.96%,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6.19億元,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70億元、增長10%,奮力打造工業轉型發展的新高地、德州經濟發展的東部增長極。
錨定方向打造一流產業發展平臺
一個地區要實現長足發展,方向是關鍵,平臺是保障。
前段時間,總投資33.47億元的泰山體育(國際)產業園高端智造園區8個項目集中開工,涉及智能制造、新材料、表面處理、科技孵化等多個領域。
開工儀式上,山東富斯新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羅堃難掩激動之情:“感謝德州、樂陵給予招商引資企業的優厚政策,也感謝他們為產業和企業發展提供了這么好的平臺,集聚優勢讓我們看到了在樂陵發展的美好前景。”
富斯新材料作為首家入駐該園區企業,于2021年9月1日正式試生產,短短3個月的時間,不僅獲得了質量管理、環境管理和職業健康管理的三體系認證,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和AAA級企業信用認證,還完成了1500噸的產銷成績,傲人的業績更堅定了他們的發展信心。
無獨有偶,去年10月23日,樂陵10個食品名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26.4億元;12個重點招商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56.2億元。其中,食品加工產業領域項目占到了一半以上。
優質項目緣何紛紛落地?市工信局局長殷宗澤介紹,市委市政府以本地優勢企業、產業為抓手,按照產業化、集群化、關聯化、園區化發展思路,瞄準七大主導產業,謀劃打造了泰山體育(國際)產業園、星光食品(國際)產業園,完善提升了醫藥化工、調味品、五金機械產業園,集聚了體育、五金、食品、醫藥等產業鏈主和鏈屬企業420家。
與此同時,我市制定了入園企業扶持獎勵辦法,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工作推進專班,實行重點項目掛圖作戰機制,組建相關產業辦公室,實行產業鏈鏈長負責制,出臺了《關于支持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打造千億級企業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定期召開協調推進會議,幫助入駐企業解決融資擔保、項目用地、合作并購等事項。
好的發展平臺也要有好的營商環境。2021年,我市進一步在政府職能等層面深化改革,提升企業、項目辦事效率,開展一對一、多對一重點幫扶,為項目落地提供高標準服務。
2021年11月27日,山東曉麥鋪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親身感受了一把“樂陵速度”。
此前幾天,山東曉麥鋪商業管理有限公司通過“標準地”出讓模式與市政府簽訂了土地合同。從拿到土地合同的當天,我市便為該項目啟動“標準地——拿地即開工”審批工作模式,為該項目辦理相關用地手續。
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負責人介紹,曉麥鋪項目坐落于星光食品(國際)產業園區內,由于園區目前已經取得了節能、環評、水土保持等7項區域評估,入駐項目可以通過承諾制辦理水保等審批手續,免去了專家評審會等程序。為進一步實現靠前服務,樂陵經濟開發區和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等部門均派出專人對該項目進行全方位服務和指導,提前介入,將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等事項與不動產證同步辦理。
最終,各部門在項目用地手續下發后30個小時之內,為公司辦理了工程規劃許可證、人防易地建設審批、安全措施備案、質量監督登記、施工許可證、環評審批等8個行政許可證書,真正實現了“拿地即開工”。
多點開花發展軟實力不斷提升
搭建平臺,帶動雙招雙引工作邁向高標準,是樂陵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錨定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表現。
2021年,一大批高質量項目落戶樂陵。“與其他北方城市相比較,樂陵區位優勢獨特,具有良好的輻射和交通優勢,更重要的是,這里的星光食品(國際)產業園要素配套完善,有很強的競爭優勢、集聚效應,這些都強烈吸引了安井人到這里來落地生根。”2021年7月3日,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鳴鳴如是說。
2021年3月,市委市政府正式與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簽約,年產20萬噸速凍食品生產線和研發中心的安井食品山東基地項目落戶星光食品(國際)產業園。公司將立足山東,面向京津冀協同發展區,結合山東農業全產業優勢,在禽畜調理食品的研發與生產方面為集團開辟新的戰線。
“以商招商、精準招商,瞄準京津地區及南方先進地區優質項目集中攻堅,是近年來我們招引項目的宗旨。”市經濟合作促進中心主任張超說。2021年,我市新開工項目30個、總投資135.02億元,新簽約過億元項目13個、總投資111.5億元,較2020年都有明顯增長,其中不乏全國重大、優質項目落地,且基本圍繞體育、食品、化工、五金等優勢產業的上下游鏈條,為樂陵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四大產業園區這棵“金梧桐”已經栽下,如何招到“金鳳凰”?2021年,我市從產業布局出發,創新招商機制,著力提升招商效率和水平。
“招商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必須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張超說。為此,去年4月我市創新實行了“產業化+專員化”招商模式,在“薪火工程”后備年輕隊伍中選拔16名“高配”干部從事專職招商。圍繞食品、化工、體育、五金四大主導產業進行專業分工、對口研究,組建了一支熟市情、懂專業、能吃苦、有激情、善交際的招商專員隊伍。同時,我市以“理順工作思路、熟悉工作內容,明確工作方向”為目標,對招商專員進行“三提升”能力培訓,助推全市招商引資工作質效雙提升。
王曉飛是招商專員食品組組長,專門負責對食品深加工企業、項目的招商工作,而在這之前,他是朱集鎮的一名管區書記。“與企業家的第一次見面非常重要,招商人員夠不夠專業、政策掌握扎不扎實、能不能抓住重點都很關鍵,而在日常溝通上,也要下一番功夫。”王曉飛說,為此,專員隊伍組建第一個月都是在進行培訓,隨后才是跟隨有經驗的招商人員進行實戰。目前,專員隊伍已逐漸成熟,2021年對接項目百余個。
項目落地、企業發展,資金短缺成為制約因素。樂陵著力打破融資瓶頸,為優質項目開拓高效融資渠道,助力企業掛牌上市。“我們按照改制一批、儲備一批、輔導一批、上市一批的原則,推進企業規范化公司制改制,鼓勵企業上市掛牌對接資本市場,同時對接各大銀行,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做大規上企業存量。”市金融風險防控中心主任李佃水介紹說。
我市實行省、德州、樂陵三級獎勵疊加政策,在省、德州市獎勵的基礎上,對成功在境內上市、境外上市、新三板掛牌、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的企業,分別獎勵300萬元、150萬元、80萬元、40萬元。同時,加強與中泰證券、開來資本等中介機構的合作,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研究、咨詢和智力支持,篩選符合條件的新建企業納入上市后備資源庫,聯合中介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的培植方案。
提升發展“軟實力”,人才工作是關鍵。2021年,樂陵圍繞“人才強市”目標定位,全方位引進、培養、用好人才,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市人才辦負責人介紹,我市全年柔性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37名,1500余名大學生來樂就業創業;探索選派“企業科技副總”引才新模式,選聘16名專家教授到11家企業擔任科技副總。加強本土人才培育,全年培育高級工及以上技能人才600余人,企業自主評價高級工551人。發揮農業科技小院優勢,組織農技培訓19場,培養“田秀才”“土專家”420余人。
政策方面,全年發放“鉆石19條”人才科技政策獎補資金1090.55萬元,955名大學生享受補貼。加強人才公寓管理服務,新修訂《樂陵市人才公寓建設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政策標準,簡化審批程序,完善物業管理,強化日常監督,健全電梯警報器、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優化人才居住環境。
“各項經濟工作多點開花,彰顯了樂陵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力后勁。”王曉勇說,樂陵將繼續在對上爭取、服務企業、招商引資等方面下足功夫,砥礪奮進,爭做德州工業發展排頭兵。
創新融合鄉村振興激活力添動力
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
2021年,希森馬鈴薯、泰山體育、德潤食品3家企業獲批省科技創新重大專項工程立項扶持,占德州全市總數的一半,其中獲批無償資金總額4115.5萬元,占德州資金總額的45.22%,為我市歷年來爭取省重大科技創新專項數量和金額最多的一年。
“現代農業發展離不開科技,育種更是如此。集團成立20多年來,一直將科技創新放在首位,這是我們強勢發展的原動力。”在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育種基地,董事長梁希森說。該集團是集種質資源評價、新品種選育、種薯繁育、全粉生產、馬鈴薯主食研發生產、種薯進出口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企業,擁有全國唯一的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內最大的馬鈴薯原種培育基地。
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高產多用途希森系列馬鈴薯新品種選育與推廣應用”項目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德州科技進步特等獎,這是樂陵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成果之一。
作為農業大縣的樂陵,近年來將科技創新運用到農業產業,積極推動一二三產融合,助推縣域經濟跨越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前段時間,樂陵憑借優質的資源條件、完善的產業鏈條等入選全國玉米全產業鏈典型縣。
捷報傳來,令人振奮!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周強介紹,樂陵有玉米種植傳統,目前玉米種植面積83萬畝,總產45.92萬噸。“近年來,我們在積極推廣玉米標準化種植、推動綠色循環農業發展的同時,將玉米初加工與深加工相結合,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研發以玉米為原材料的高端產品,打造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閉環產業鏈條。”他說。
在位于樂陵星光食品(國際)產業園區內的山東中谷淀粉糖有限公司車間內,副總經理李德民介紹企業玉米產品生產情況,“我們一年可消耗玉米120萬噸,生產各種高端產品,經過我們的深加工,可以真正實現玉米的‘黃金價值’。”在他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玉米加工全過程,從烘干到監測,再到分離、再加工,各程序嚴謹科學,真正實現閉環處理。生產車間內,剛剛烘干完成的玉米被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一個巨型“大罐子”中,李德民介紹,通過浸泡對玉米進行軟化,分離它的內部結構,浸泡48至52個小時后進入下一道工序。一個倉可浸泡玉米300噸,像這樣的“大罐子”目前公司共有12個。“別看這小小的一粒玉米,它渾身都是寶,可深加工成十幾種拳頭產品、品牌產品。”
依托玉米全產業鏈,我市創新構建“三產”深度融合模式,通過與科研院所的對接合作,計劃實施玉米種業壯大工程,培育和打造育種能力強、生產加工技術先進、市場營銷網絡健全、技術服務到位、具有世界競爭力的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業企業。同時,以企業為主體、技術為依托、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種業技術創新體系,不斷提高玉米種業企業科技創新能力。
此外,我市聚焦調味品主導產業,創新“二產帶一產、二產促三產,以調味品三產融合帶動四美鄉村建設”特色定位,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瞄準加工類企業需求,大力發展辣椒、洋蔥等現代化種植基地,推動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按照“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流轉土地萬余畝,打造了王屯辣椒種植基地、崔劉洋蔥種植基地等四大調味品原材料種植基地,實現了村集體、群眾“雙增收”,也為調味品企業提供了質優價廉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