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店鎮社區小廣場
□王猛
??? “村村建廣場,處處文明墻;道路無坑洼,排水多順暢;鄰里互幫助,文明新風尚……”我縣寧城街道辦事處大香坊村廣場舞舞蹈隊的一段順口溜反映出鄉村文明行動給農村帶來的新變化。
??? 今年以來,我縣把鄉村文明行動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列為全縣13項重點工作之一。通過強基、固本積極改善“硬環境”的同時,不斷為鄉村文明增光、聚力,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推進農村文體小廣場建設,以“誠信寧津”建設為突破口,積極挖掘和培養孝、信、儉先進典型,變“善行義舉四德榜”為老百姓的榮辱榜,以此促進鄉村生活方式轉變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讓鄉村文明行動成為文明習慣。
整治環境
??? 為鄉村文明行動強“基”
??? 我縣把環境改造提升、道路秩序規范整治作為重點,列清單、立標準、定時限,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一是改造提升環境質量。在清理垃圾、柴草、糞堆、雜物的同時,以鄉村文明行動為契機,解決出行、排水等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難題,整修道路,美化綠化,建設文化廣場,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徹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方面突出問題。
??? 該縣相衙鎮撒莊村投資30多萬元新修水泥路860米及雙側排水溝,修建了1500平方米的文體小廣場;寧城街道辦事處洼劉村企業主踴躍捐款30萬元把村內和村工業園區的道路重新硬化一遍。二是推進道路秩序規范整治。開展“四個一批”整治活動,即立足城鄉道路特點,對重要干線公路出入口及沿線公路分層次綠化鞏固一批、疏導規范一批、清理整頓一批、亮點提升一批,進一步提高道路整體水平。
城鄉環衛一體化
為鄉村文明行動固“本”
??? “現在俺們農村也有了固定的垃圾箱,垃圾清運車每天定時來清運,環境好了,大伙也自覺地不亂扔垃圾了。 ”7月26日,時集鎮張菜村居民趙世燕說。
??? 我縣以城鄉環衛一體化為目標,根據群眾居住密集程度,本著“方便生活、方便轉運”的原則在每個鄉鎮建起了生活垃圾轉運站,配備了23輛生活垃圾轉運車。同時,在各鄉鎮成立了城管分局,每個分局設3至5人的編制,8至10名環衛工人。鄉鎮城管分局實行鄉鎮黨委政府與縣城管局雙重管理,既便于協調各村的工作,又方便業務指導,促進了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的開展,有效改善了農村環境。目前,全縣已基本實現環衛一體化村村覆蓋的目標,有力促進了全縣城鄉環境的全面優化和長效維護。
??? 為建立環衛工作長效機制,縣里一是健全了環衛一體化考核機制,建立健全了縣、鄉鎮(街道)、村層層管理、分級負責的管理體系;二是逐村核查登記。將每村垃圾箱、保潔車、清運車、保潔員情況登記造冊,同時進行保潔員的培訓工作,把每一名保潔員培養成為具有較強保潔能力的保潔員、有宣傳環保理念的宣傳員和有監督群眾參與管理的督導員。三是協調各村(社區)明確劃分保潔區域,按照保潔區域橫到邊、縱到底,不留死角的要求,對所保潔的區域進行全面保潔,徹底解決了背街小巷臟亂差的局面。
打造“文明一條街”
??? 為鄉村文明行動增“光”
??? 臥冰求鯉、親嘗湯藥、清風樹廉、遠離邪教……穿行在寧津農村的街道上,一幅幅漂亮的圖畫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圖畫內容有二十四孝的,有廉潔勤政的,有助人為樂的,有法制宣傳的。這些圖畫在增添鄉村美感的同時,春雨潤物般的培養著人們的文明理念和生活習慣。“鄉村文明行動不能僅僅體現在環境整治上,更要觸動人們的心靈,讓外部環境與內心世界同步得到凈化、升華。 ”縣文明辦主任武書勇說。
??? 根據農村生活中出現較多的婆媳矛盾、鄰里糾紛等問題,我縣在文明墻設計制作上本著貼近生活、教育警示的原則,遴選了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故事,配上圖片,圖文并茂,對農村群眾起到了很好地教育引領作用,激發出了群眾推進鄉村文明,共建美好家園的熱情。我縣還把善行義舉四德榜、孝信儉典型樹立、好媳婦好婆婆好鄰里評選及廣場舞活動作為文明街(村)評選的必有內容。津城街道辦事處皮洼村82歲的退休教師白文棟天天義務做板報,內容涉及天氣預報、農事農情、誠實守信等各個方面。 “年輕人都忙,有時候連天氣預報也顧不上看,我把看過的電視節目簡明扼要地記錄下來,能為大伙節省些時間。 ”白老說。
強化督導考核
??? 為鄉村文明行動聚“力”
??? 為提高各鄉鎮(街道)和縣直各單位對鄉村文明行動的重視程度,我縣抽調文明辦、城管局、環保局等單位業務骨干成立了鄉村文明行動督導組,對重要干線公路出入口、沿線公路、城鄉結合部、鄉鎮駐地,及公路沿線的企業、門店以及廣告整治情況每周進行一次實地檢查。與此同時,不定期隨機抽查,對發現的問題給予電視曝光、下發整改通知書等方式,督促整改落實,逐漸形成了“每周一督導、半月一通報、每月一調度”的工作制度,確保鄉村文明行動扎實推進。
??? 為深入推進鄉村文明行動,了解廣大群眾對于該項工作的意見、建議,我縣還把鄉村文明行動納入社情民意電話調查,以隨機訪問的形式了解群眾對鄉村文明行動開展情況的看法。同時,在寧津報、寧津新聞網開設監督平臺,對外發布監督電話,以便于更加真切地傾聽廣大群眾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