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陵市丁塢鎮地處省道314線,地理位置優越。由鎮政府駐地向北大約2公里,有一名為西霍村的村莊,村子不大,大約百十戶人家。村中祖輩人從事打繩的營生,養活了一家老小。1月7日,記者來到西霍村,探訪這一傳統手藝的故事。
20世紀50年代,當時年僅10歲的張云水加入了打繩的行列,經過幾年的歷練,很快便可以獨當一面從事打繩技藝。如今,已經68歲的張云水回憶起曾經的打繩歲月仍難以忘懷,他與老伴賈秀茹也是因打繩相識相知,如今已風風雨雨走過半個世紀。
打繩,作為西霍村數百年傳承下來的老手藝,曾經紅極一時。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該村的麻繩曾遠銷河北滄州、東光、泊鎮、南皮、黃驊、無棣等地區。
作為當時生產、生活方面的重要物資,一根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根好的繩子從原材料的選擇開始,上好的麻料以色澤白、亮為主要特性。打繩的主要環節分為紡繩胚、分胚、合繩等,主要使用的工具為繩車、木瓜、桿子等。昏暗的燈光下,紡車輕搖之間,一段段麻料轉換成長長的細繩,張云水與老伴日復一日地堅守著打繩這一傳統手藝。“打繩是個苦力活,原來是村里的男女老少忙完地里的農活后借此增加收入,隨著運輸方式的改變,廂式貨車越來越多,麻繩的用量就越來越少了。”今年70歲的賈秀茹說道。如今,村里從事打繩的也就只剩下了三四戶。張云水老兩口雖已近古稀之年,仍然是村子里的麻繩產量大戶,目前每年靠打繩可以達到20000多元的收入。
西霍村黨支部書記張國志說:“我們村打繩最興盛的時候是在90年代,那時候每年的交易額可達100多萬,從業人員達到300余人。”“歲數大了,干不了別的,延續老祖宗的手藝,還可以混口飯吃,這個手藝還能走多遠,真不知道嘍!”張云水頗顯憂傷地自喃道。晚報記者周建新 通訊員劉文峰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