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劉臻本報通訊員石勇趙梓霏
春節臨近,農產品安全質量問題,引起大家關注。您知道一棵蔬菜,從生產基地到餐桌,要經過多少道“安全關卡”? 1月3日,記者來到齊河縣,就農產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進行了探訪。
從農田到超市三道“安全關卡”
1月3日上午6點,位于齊河縣焦廟鎮的金魯班有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大棚里,技術員正忙著收割菠菜,并用農殘快檢設備對它們進行“體檢”。結果顯示,農殘抑制率等未超標。隨后,包裝工人把菠菜扎成一小捆、一小捆,封上塑料膜,并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上領取了“身份證明”——一張二維碼,貼在外包裝上。
上午8點,新鮮的菠菜被依次擺放在一個個白色的塑料筐中,接受焦廟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和齊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心組織的例行抽檢。
取樣、浸泡、加試劑,然后加熱,再通過儀器分析測定……經過15分鐘的檢測,儀器顯示這批菠菜品質確實沒問題,化驗員給它們出具了農殘檢測報告。
抽檢,是進入超市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若是檢測不合格,工作人員會立即記下交易記錄,找到問題批次退回。 9點左右,公司的技術員將菠菜配送到齊河縣德百超市,同時出具了農殘檢測報告、產品合格證明等相關手續。確認沒有問題并進行抽檢后,超市工作人員將這批菠菜擺上了貨架。
10點30分左右,市民李新月選購了一捆菠菜。她一邊掃著蔬菜包裝上的二維碼一邊對記者說:“這樣的蔬菜讓我們消費者吃得明白、放心。只要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菠菜就能說話了。 ”記者看到,掃碼后手機上顯示:“我的體檢報告”能告訴消費者蔬菜農藥殘留檢測結果以及檢測單位、檢測人;“誰買的我”讓消費者知曉采購單位和送貨時間;“誰送的我”顯示配送人員和配送車輛信息;“我從哪里來”能讓消費者明白這批蔬菜來自哪個蔬菜種植基地,精確到種植戶的名字。
齊河縣建立健全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平臺,將42家規?;r產品種養殖基地和19家大型農資經營門店納入追溯監管范圍,實現對生產過程、經營情況等的實時監控,構建農產品安全零死角“過濾網”。借助追溯平臺,種養殖基地及時上傳生產信息和農產品質量檢測信息,平臺自動生成二維碼,實現了農產品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增加消費者的知情權。
“放心菜”打開京津冀市場
在去齊河德百超市的路上,金魯班有機農業公司的技術員向記者講述了公司300畝蔬菜的種植過程。
當蔬菜還是一顆種子時,技術員就先叫工人翻好地、曬干土壤,然后鋪上經過腐熟殺菌處理的農家肥。用了這些生態肥料,蔬菜汲取養分長大后身體才會更健康,到餐桌上才更安全。
就拿有機菠菜為例,它的生長周期是50天左右。在這期間,技術員運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澆灌它們。在菠菜長成幼苗時,給它噴灑一次無公害農藥,防止害蟲侵入。期間,他們還會請專業農技人員,上門指導兩次。
綠色、有機、放心,成了金魯班的品牌,這里生產的蔬菜大部分被送進北京、天津、哈爾濱等地的大型超市里去了。我市正在全力打造京津冀農產品供應基地,齊河縣也在努力輸送優質蔬菜,豐盈京津冀“菜籃子”。
目前,齊河品質蔬菜面積達到46萬畝,80萬畝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被農業部授牌,5個品牌被認定為市級“放心農產品品牌”,8處園區被認定為市級“放心農業園區”。 9家企業被授權使用“齊河生態蔬菜”品牌,在京津冀市場也獲得較高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