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將是今后德州全市上下的重點工作。2月28日上午,我市召開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進大會,明確將搶抓全省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重大機遇,在現代優勢產業、創新驅動、對外開發等方面尋求突破,補齊短板,實現高質量發展。
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任務
實現高質量發展基礎是建成高素質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關鍵要大力發展現代優勢產業集群。
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四個突破”
1.著力在做優做大做強現代優勢產業上下功夫求突破;
2.著力在創新驅動上下功夫求突破;
3.著力在對外開放上下功夫求突破;
4.著力在補齊要素短板上下功夫求突破。
創新驅動方面
我市將充分發揮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德州創新谷”、高新區(禹城)中央創新區、齊河中關村海淀高新園區等創新平臺作用,大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同時強化企業主體地位。爭取基礎好、有優勢、潛力大的產業進入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減輕企業負擔,落實好省里財稅支持政策。
經市委市政府初步研究,全市重點發展六大傳統產業和六大新興產業,形成“6+6”產業體系。這些產業涵蓋了一二三產業,涉及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和潛力產業,積極探索存量變革和增量崛起并舉的轉型升級路子,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現代優勢產業方面
六大傳統產業:綠色化工、紡織服裝、現代高效農業、文化旅游、現代物流、現代金融
六大新興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
對外開放方面
開展新一輪高質量、大力度的招商引資,著力引進一批高端資源和戰略投資者。
向北》更大力度融入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雄安新區建設國家大事,加快建設“一區四基地”。特別要抓住今明兩年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快疏解、產業集中外溢的有利時機,主動出擊、靠上工作,爭取在引進央企、總部經濟以及教育、醫療、文化等高端資源上取得更大成果。
向南》要瞄準長三角、珠三角深入開展戰略合作。
向東》積極對接半島城市群,做大做強青島保稅港區(德州)功能園區和濟鐵物流園區,加強與青島港、煙臺港的務實合作,打通出海通道。
向西》主動參與中原經濟區和西部經濟區能源基地建設,保障能源供給,更好發揮德州“東西逢源”的優勢。
向外》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高水平舉辦中國—東盟中小企業合作高峰會等商務活動,持續拓展東盟市場,組織搞好“百企下南洋”,打造服務山東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平臺。繼續開拓歐美、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加強與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的戰略合作和產業對接,不斷提高利用外資水平。
補齊要素短板方面
提升交通路網:積極謀劃爭取一批跨區域的重大交通工程,立足長遠構建適應未來發展的高速公路網、鐵路網和機場建設,加快城市軌道交通研究布局,形成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強化德州在全國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的地位。
提升能源保障網:積極發展綠色能源,重點實施綠色電力、綠色熱力、綠色燃料供應工程,擴大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利用規模。
提升智慧互聯網:加快完善互聯網基礎設施功能,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實施高速寬帶網絡、城市大數據、智慧城市運行管理等重大工程。推進互聯網+實體經濟建設,發展智能制造、工業物流網,重點推進大數據產業園、魯西北云計算數據中心等項目,建設一批智慧園區、智慧工廠,實現新一輪經濟創新發展。
背景鏈接:
經過多年積累和發展,德州已經具備了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基礎和條件,尤其在區位交通、產業現狀、載體平臺和改革創新等方面,我市具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自身存在的傳統動能減弱、新動能不足的短板也十分明顯,尤其在質量效益、動能接續和基礎設施等方面,如傳統產業占比較高、結構偏重,以工業為主導的傳統動能支撐作用不斷減弱;新動能沒有完成唱“主角”,去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0.8%,低于全省4.2個百分點。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潘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