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食大多是上不得臺面的東西,本身沒有什么味道,是果腹的。演變到后來,就成為了舌尖上的美味佳肴。
馇豆腐是北方農家過去常吃的東西。不僅瓜菜,莊稼的莖葉蔓以及幾乎所有的野菜,都拿來做成馇豆腐食用。因為馇豆腐飯菜兼備,營養豐富,且取材方便,故家家喜食,一年四季馇豆腐的原料在不停變換。春季,挎個籃子,提著小镢子漫坡里挖野菜,苦菜、青青菜、面條菜等野菜都用來做馇豆腐。夏季,滿園翠綠的蘿卜纓子,小白菜。秋季,地瓜秧、地瓜葉都是做馇豆腐的好材料。冬季,只能用做豆腐剩下的豆腐渣做馇豆腐,做出的馇豆腐口味遜色多了,吃起來很香,但稍不留神會噎住嗓子。
鄉下,韭菜盒子深受人們的喜愛。春光明媚的日子,拎上菜籃子,手里捏一把小鐮刀,到韭畦里割一小撮碧綠欲滴的韭菜,水靈靈地透著一股子鮮,把韭菜切碎,炒幾個土雞蛋,添加作料,黃綠搭配的餡兒,養眼又美味,包好的韭菜盒子在鍋里煎成兩面焦黃,廚房里一會就飄出韭菜盒子的香味,入心入肺,從心底升起對韭菜盒子的喜愛之情。野菜在春天瘋長,找些綠瑩瑩的薺菜,做薺菜麻糊,既省了菜,又能當飯吃。攪了面糊,仔細地洗出面筋,做一鍋熱氣騰騰的麻糊,放入薺菜,出鍋前甩一個雞蛋,滴幾滴香油。青白的面筋,黃白的雞蛋,綠綠的薺菜,令人垂涎三尺。或搟出薄薄的面皮,涂勻油鹽,把切碎的嫩薺菜均勻地鋪在上面,上鍋蒸熟。咬一口,野菜的清香便充盈于唇齒間。不惟田間野菜,樹上也有許多美味,捋下一把把鮮嫩的榆錢、槐花,拌上面粉,放在鍋上蒸,做撥爛子,涼卻后拌上蒜泥,潑上辣油,十足的美味,吃起來津津有味的。
面魚是一道絕佳的鄉村美味。養胃,保暖,耐餓。在鍋里放上油,加入蔥花姜段,炒出香味,加入開水,就可以做面魚兒了。面粉加水攪拌好,成漿糊狀的面,用筷子沿著碗的邊沿,一條一條地撥到開水里,其間,撥一個面魚兒,在鍋里蘸一下筷子,動作連貫迅速,一氣呵成。撥到鍋里的一個個面魚兒要十分均勻,樣子都是一頭尖,煮熟后的面魚兒在鍋中翻騰,像一條條嬉水的小魚。單是看,就令人口舌生津。加入幾棵肥嫩的青菜及鹽等調味品即可食用,那味道是現在的方便面難以比擬的。在鄉間,遇到這樣的場面,千萬不要覺得奇怪:熱氣騰騰的大鍋上,架著一個壓饸饹的饸饹床子,吊桿支棱在半空中,饸饹床子帶眼兒的空腔里塞滿了面,一個人使勁往下壓吊桿,一根根銀絲般的饸饹從床子上的篩眼里漏下來,漏到大鍋滾燙的開水里去,打一個滾,撈出來泡到涼水里,去了粘性,一根根爽利利地撈出來,盛到盆似的海碗里,拌上油鹽、甜蒜、咸香椿、辣椒油等,吃得滿頭冒汗,有滋有味。
鄉食有小菜,韭菜花開的夏季,摘一籃韭菜花回來,洗凈切碎撒上鹽,再切進去一點青辣椒進去,放進一個巨大的搗蒜殼簍里搗,搗幾下滲出綠色的汁水,散發出韭菜花清新的香味,裝到罐子里,挖一勺放在饅頭上,翠綠翠綠的,綠色的汁水瞬間滲進饅頭,那味道,別有風味,讓人陶醉。腌出的豆角,切成小塊,不是那么嫩了,但是放點油,放點蔥花,一拌,另有一種鮮味。
鄉食來自于鄉野,原始之味,多少沾點泥土的清芬,成色與味道獨特,原始,濃郁,更地道,至今仍然深受鄉野村民的青睞。□陳樹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