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德鵬本報通訊員張娜石可
4月16日,走進位于平原縣的山東信誼制藥有限公司鋁塑包裝車間,身著無塵工作服的工人,正加緊趕制一批抑郁癥康復藥物。“別看車間不大,我們公司每年可生產制劑30億片(粒)、原料藥150噸,產品行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深受廣大客戶青睞。 ”山東信誼制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增勝告訴記者。
馬增勝是在公司工作近30年的老員工,從普通職工到平原制藥廠副廠長,再到山東信誼制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他的職業生涯見證了一家國企小廠到國內知名制藥企業的成長。
山東信誼制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平原制藥廠,1978年成立,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精神藥品定點生產廠家。“好藥治病,劣藥致命”“產品質量關系企業生命,藥品質量關系人的生命。”自成立之初,這樣的質量價值觀就成為企業上下的共識,也成了企業安身立命的“金字招牌”。
基礎扎實,并不意味著發展一帆風順。“2012年,企業銷售收入4700萬元,無法支撐做大做強所需要的大量資金投入,這就好比是守著金山缺飯吃。 ”山東信誼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翟慎強說。
2013年6月3日,一紙合同成功簽訂,上海醫藥集團所屬的上海信誼制藥有限公司、平原制藥廠、德州博潤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三方攜手,成立山東信誼制藥有限公司,企業開始了“涅槃重生”。“上海醫藥集團是集醫藥制造、銷售、研發于一體的國內大型化學制藥企業,具有強大的資金優勢、市場優勢、管理優勢和品牌優勢。我們擁有多個原料藥、成品藥的生產批號,與上海醫藥集團取得合作,能大大縮短企業新藥的研發時間,借助其優勢,迅速做大做強。 ”翟慎強說。
聯姻效果顯而易見。山東信誼制藥有限公司成立后,平原制藥廠擁有的61個制劑產品和21個原料藥產品與上海醫藥集團的產品資源全面對接,產品結構由感冒片劑等普通藥物,優化為艾司唑侖等精神類藥品。產品自動化率由10%提升至70%,設備的先進性在全國同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2017年,山東信誼制藥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67億元,相對于改制前翻了兩番。公司生產的五大精神類藥品占據了全國 50%以上的市場。“從2013年至今,公司產能增加了10倍,員工只增加了不到20人。產銷量增長很大程度上緣于實現了落后設備的100%更換。”分管公司財務工作的馬增勝如數家珍,“更換生產機械,投資1800萬元;升級車間阻燃彩鋼板,投資400萬元;淘汰三足式離心機,投資100多萬元;各種土建基礎設施改造,投入1000多萬元,環保投入1100萬元。 ”
借助與上海信誼醫藥研究所、上海醫藥集團研究院的合作,山東信誼制藥有限公司積極打造國家級精神類藥品生產基地和國家級品牌仿制基普藥生產基地。“生產一代、申報一代、研發一代,是公司的三年規劃。目前,噻奈普汀鈉、利培酮口腔崩解片兩個‘國家863計劃’新藥,已上報國家審批。我們擬投資6200萬元,對納入計劃的8個產品進行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目前已投入2000萬元,力爭年底全面完成,搶占市場先機。 ”馬增勝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