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歌嘹亮,禮贊青春,放飛夢想。連日來,我市團員青年開展各類主題活動,紀念“五四”青年節的到來。
弘揚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核心內容的“五四”精神,引導青年創新創業,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助力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共青團德州市委緊緊圍繞“建設協同發展示范區”這一黨政中心工作,狠抓團的自身建設,深化共青團改革發展,團的工作呈現全面活躍、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青春導航,讓時代主旋律更響亮
4月17日至19日,德州市團干部“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專題培訓班舉辦,邀請中央團校、省委黨校、市紀委等單位的專家教授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和共青團基層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等專題進行授課。
一直以來,團市委將思想引領作為工作主線,深化共青團改革。組建1000人的青春建功宣講團,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微視頻評選等活動1000余場次。青少年教育基地建設、“爭做最美青年”等活動深入人心,凝聚起強大的青春正能量。
1名團干部包靠聯系1個鄉鎮(街道),重點聯系青年社會組織和青年志愿者2支隊伍,常態聯系20名左右的青年,促基層團建、促陣地提升、促工作落實、促作風轉變。目前,團市委在全市展開了“三聯四促”常態化下沉基層工作,讓團干部走出機關,深入基層,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提高能力、錘煉作風。“我們圍繞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結合‘三聯四促’常態化下沉基層工作,融合人才、資金、信息、資源等,打造共青團深化改革的德州樣板。 ”共青團德州市委書記王成介紹。
青年建功,鑄就新時代新作為
趙景瑞,禹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這位畢業于香港大學的博士,在人才政策、發展環境的吸引下,放棄省化工研究院的“鐵飯碗”,2016年來到禹城創業,致力于綠色、高效現代合成技術的產業化研究。
5月2日,第三屆“德州青年五四獎章”獲獎名單公布,趙景瑞榜上有名。“通過評選,展示當代德州青年奮發向上、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激勵廣大團員青年為建設協同發展示范區貢獻青春力量。 ”王成說。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共青團工作的主線,團市委以“青春建功行動”為載體,鼓勵青年積極投身新舊動能轉換和鄉村振興戰略,助力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舉辦“青年建功新動能——青年創新人才助力德州行”活動。省青創協高效農業、新能源新材料行業代表56人來德州交流,山東省青年創新人才協會與德州中元科技創業園,青島大學材料學院與山東德潤新材料有限公司分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指導有自主創業意愿和處于創業起步階段的青年組成德州青年三創聯盟,成立德州品牌創新發展聯盟。
據介紹,今年將成立德州市青年創新人才協會,開展各類青年人才助力新舊動能轉換行動主題活動,促進產學研合作。“青春扶貧”行動也將深化開展,培養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成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聯盟,搭建交流合作平臺。目前,通過青春扶貧·益暖齊魯主題活動,籌集資金200余萬元,幫助農村困難群體5000余人,扶持推廣具有德州特色的農村產業項目達到20余個,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閃耀青春光芒。
志愿服務,擦亮品牌遍地開花
每天,臨邑縣林子鎮林子社區青少年社工于紅霞都會帶著50余名孩子進行20分鐘的閱讀訓練。
關愛留守兒童、戒毒康復服務、樓宇青年服務、幫扶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在我市多個社區活躍著青少年事務社工的身影,他們從初現德州到被大家熟知,僅用了3年時間。目前,全市共有青少年社工機構12處,運行項目30余個,開展小組服務、社區服務2800場次,服務青少年68000余人次。去年,我市被團省委確定為全省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創新試點市。
除此之外,近13萬志愿者活躍在德州大地上,各項志愿服務如火如荼地開展。
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群體是關注點之一。團市委招募志愿者近6000名,與3000名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累計開展親情陪伴、學業輔導、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8000余次。
志愿者們還走進建檔立卡貧困老人家中,與老人話家常、為老人送日用品等,與400名65歲以上不集中供養的留守、失獨貧困老年人結成幫扶對子,累計服務時間達5000余小時。
針對環保問題,志愿者們還開展了“青春護河五大行動”。圍繞“綠滿德州生態美市”,全市4600余名青少年志愿者參與到植樹造林活動中,共栽植苗木20000余株。
放眼全市,“小手拉大手”“牽手關愛行動”“金暉助老”“陽光助殘”等活動,已經成為我市志愿服務的一個個品牌。
截至目前,全市有50余個志愿者組織、1200余支志愿者服務隊,累計服務社會80萬小時,開展各類志愿服務6000余次,培育優秀項目30個,組建了德州志愿服務項目庫。
組織建設,深化改革更有活力
不久前,德州市村(社區)團支部換屆選舉觀摩推進會在陵城區蘆坊村舉行,出臺《關于在全市村和城市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中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的通知》,為解決鄉村治理難點問題提供政策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召開村(社區)團組織負責人動員會2703次,配備團組織書記1703名。
團要管團、從嚴治團,我市各級共青團組織注重加強自身建設、持續深化改革,高效推進青聯、學聯、少先隊改革。團組織載體不斷創新,組建駐京、滬團工委,新成立金融、教育團工委9個,“興趣協會”流動團支部112個,新建“兩新組織”團組織166個。
推動每名專職團干部緊密聯系100名普通青年的“1+100”工作,也是我市共青團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據介紹,每名團干部固定1至2個聯系點、聯系100名普通青年,著力構建覆蓋廣泛、快捷有效的服務青年體系。“對于青年就業創業、文體娛樂、技能提升等方面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對于青年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爭取黨政支持、整合社會資源,給予一定幫助支持。”共青團德州市委副書記孫艷雪說。
在我市,初中畢業班團學比已連續三年穩定在30%以內。王成表示:“共青團德州市委將繼續嚴把團員入口關不動搖,強化縣域統籌,始終堅持嚴格標準、嚴格培養、嚴格程序,繼續提升團員發展工作規范化水平。 ”